甲午战争中日双方在马关谈判时,因为在战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因此日本也是狮子大开口,在谈判初期提出了极其苛刻的条件。比如说光军费,日本就要求清政府赔偿白银三亿两。不过最后日本还是松口,将军费赔偿减少到了二亿两。有些人说,这是因为李鸿章遇刺日本才让步,一枪换了一亿两白银。不过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



李鸿章在马关谈判遇刺是在1895年3月24日。而从3月20日李鸿章在春帆楼和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展开第一次谈判开始,到3月24日李鸿章遇刺前双方进行第三次谈判为止,由于日本深知自己的条件过于苛刻,为了避免谈判陷入僵持,最终引来西方列强干涉,因此故意提出清政府不能接受的停战条件,以在战场上多取得一些战果,给清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所以直到李鸿章遇刺为止,双方其实还在谈判如何停战,而不是最后的和约。



李鸿章遇刺以后,因为担心有西方列强以此为借口进行干涉,日本才不得不加快谈判进程,总算同意和清政府先行停战。3月28日,陆奥宗光面见李鸿章,转告了这一决定。30日双方签订了《中日停战协定》,此后中日进入正式和谈阶段。4月1日,中日双方的第四次谈判进行到下午2时,陆奥宗光命井上胜之助和中田歌义将和约底稿交给李鸿章,李鸿章才知道日本索要军费居然高达3亿两之巨。



综上所述,李鸿章遇刺的时候,马关谈判压根还没进入正式阶段,而日本同意停战以后,这事就已经翻篇,自然也不会对之后的正式谈判造成任何影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