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下半年起,我国楼市已步入一段深度调整期,对于众多刚需购房者而言,这似乎是一线曙光。然而,国内的房价仍然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态势。现今,全国百城二手住宅的平均价格依旧稳定在每平米万元以上的水平。换言之,如果普通老百姓希望购置一套面积为100平米的住宅,那至少得付出120万至150万甚至更高的成本。对于这样高昂的房价,很多百姓感到不解和疑惑:既然各地房价普遍偏高,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泡沫现象,为何房价却依然如此坚韧不降呢?
对此,我国的网红企业家曹德旺,曾提出了一系列深度的观点,对于理解现今的房地产市场和未来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曾经明确指出,高房价之所以“死杠不降”,背后有着4大根本原因。这4大原因不仅关乎着开发商的生存与策略,更牵动着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人们的心理预期,这到底是哪4大原因呢?与此同时,如果房价出现死杠不降,又会给国内社会和经济带来什么不利影响呢?
01 房价出现“死杠不降”的根本原因
曹德旺直言不讳地指出,高房价之所以“死杠不降”,背后隐藏着4个根本原因。这几个原因不仅关乎市场供需,更与众多行业、购房者的利益和心理乃至地方的财政收入紧密相连。
第一,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和市场的供需关系
曹德旺一针见血地指出,开发商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是,即使部分房屋销售困难,房价也不能轻易大幅下降。这背后的原因,与购房者的心理行为密切相关。在市场经济的规律中,人们往往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当房价呈现上涨趋势时,更多的购房者会选择入市购买,他们认为房价的上涨意味着房产的增值。相反,如果房价出现大幅下跌,很多原本计划购房的消费者就会选择观望,希望等待更低的价位再行购买。这样一来,开发商即使有大量的房屋待售,也难以迅速将其销售出去。
不仅如此,一些城市为了维护市场稳定,甚至给开发商设置了“限跌令”。这一政策限制了开发商的价格促销空间,使得新房价格更加难以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开发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既要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又要考虑如何平衡房价与销售的关系。
第二,已购房者的利益和心理
曹德旺提到,之前高位买房的群体,他们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期待。这些资金往往包括了数代人的积蓄以及他们一生的收入。因此,一旦房价出现下跌,这些已购房者会感到巨大的经济损失。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甚至会选择到开发商的售楼处进行抗议,要求退房或者进行经济补偿。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开发商的正常经营,也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地方财政、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房价的高位运行不仅为地方带来了大量的土地出让收入,也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房价的波动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一旦房价出现大幅下跌,不仅会影响到已购房者的利益,还会波及到与之相关的众多行业和就业岗位。这无疑是对社会经济稳定的一次巨大冲击。
实际上,许多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如建材、装修、金融等都与房地产市场紧密相连。高房价不仅为这些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这些行业对于房价的稳定持有较高的期待。一旦房价出现大幅波动,不仅会影响到相关行业的生意和利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第三,银行对于房价的稳定持有重要立场
在房地产市场,银行是重要的金融支持者。在房贷业务中,银行为购房者提供了贷款,同时也期待着通过这一业务获取稳定的利息收入。若房价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将直接影响到贷款购房者的心态和决策。一旦房价下降至令贷款购房者感到无法承受的地步,选择放弃贷款并停止还款的人会显著增加。这样的后果对于银行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他们手中将持有一大批无法及时变现的房产。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银行不仅不愿意看到房价下跌,还会采取多种措施来维护市场的稳定。例如,频繁地下调房贷利率,以此来刺激购房者的购买欲望,并鼓励他们通过贷款来购买房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房地产市场中,银行与购房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利益关联。
第四,房价关系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
一旦房价出现大幅度波动,尤其是下跌趋势,将导致购房者的首付款和已经投入的购房资金遭受巨大损失。这对于许多家庭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可能会导致家庭财务状况的恶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和经济活力。
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则是多数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土地出让收入是许多地方的重要财政来源之一。这不仅关乎到地方的日常运转和各类公共服务的投入,更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偿还债务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一旦房价出现下跌,开发商对土地的需求就会大幅下降,土地的拍卖价格也会随之降低。这直接影响到地方的财政收入,进而影响到地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地方在面对房地产市场时也显得格外谨慎。他们更倾向于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以保障土地出让的顺利进行和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这种稳定的市场环境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保障地方的财政收入,还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02 房价始终不降,会给国内社会和经济带来什么不利影响?
房价的持续高企,若死杠不降,将会给国内社会和经济带来深远的不利影响。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3个不利影响:
一、居民消费能力的削弱
在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居民的消费能力会受到严重的削弱。购房成为许多家庭的一项巨大支出,甚至需要透支未来的收入。当家庭为了购买房产而背负沉重的贷款压力时,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将大部分用于偿还房贷,剩余的部分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这种情况下,尽管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可能相对较低,但居民在消费方面的选择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他们可能无法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其他消费领域,如教育、医疗、旅游等,这将对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长此以往,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将会受到严重的抑制,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新生儿出生率的下降
高房价对新生儿的出生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随着房价的持续上涨,许多年轻人在面临婚姻和生育问题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房价的高昂使得他们无法承受起结婚和生育所带来的经济压力,甚至因此选择推迟结婚和生育计划。
根据资料显示,自从我国放开二胎政策后,虽然短期内新生儿出生数量有所增加,但长期来看,这一数字却在逐年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高房价导致的经济压力,使得年轻人对婚姻和生育的意愿降低。只有将高房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使年轻人的婚姻和生育意愿得到根本的改善,进而提高我国的新生儿出生率。
三、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房价的持续高企会导致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而非实体经济。由于炒房的利润远高于实体经济,因此许多原本应该投入到实体经济中的资金转向了房地产市场。这不仅导致了实体经济缺乏必要的流动性支持,还可能引发实体经济长期衰退的情况。
实体的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它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创造价值、推动技术进步等。如果实体经济长期衰退,将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将不利于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它可能降低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在全球化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长期下去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失业率上升、社会不稳定等。
此外,高房价还会导致资源的错配。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流向房地产市场,使得其他行业和领域的资源相对减少。这可能导致其他行业的发展受阻,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不平衡性。因此,只有让房价回归合理水平,才能引导资金和人才流向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曹德旺所指出的4个根本原因,共同构成了当前房价高企且“死杠不降”的复杂局面。这一局面不仅关乎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在面对房地产市场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寻找更加合理、科学的政策措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当房价出现死杠不降的情况时,国内社会和经济将面临居民消费能力削弱、新生儿出生率下降以及实体经济发展缓慢等多重不利影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慢慢挤掉房地产的泡沫,而目前大概率也只能通过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来完成,慢慢降低房地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同时,国内经济也需要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寻求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只有这样,我国经济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