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了许茹芸悼念大S悼念的新闻,竟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已经有些陌生了。
两姐妹都是大龄闪婚、还都嫁给了韩国人。
许茹芸的丈夫是韩国SM娱乐公司的高管、大S的丈夫具俊晔是一代韩流偶像,想想两人还真有缘分。
和命运多舛的大S不同,39岁闪婚、丁克了十年,如今50“再出道”的许茹芸,一看就被保护得很好。
因为人到中年发的新歌《适合相爱的时辰》,歌词里竟还在唱:
他张开双手来相认,手心为你留有余温
不陌生,竟然一点都陌生
作为“华语情歌天后”,许茹芸有太多至今仍在唱的老歌:
《独角戏》《如果云知道》《突然想爱你》...
哪怕是蒙面唱的《泪海》,都能让台下的巫启贤开口便泪崩。
作为千禧年前突然爆火又消失的女歌手;
许茹芸的音乐生涯是一段传奇、更是一部华语乐坛发展史。
1
芸式情歌,哀而不伤
许茹芸的音乐伯乐是“上华唱片”。
现在听这个名字已经很陌生了,其实在90年代也曾是台湾唱片之光。
滚石云集人文气息浓郁的经典作品、飞碟善于打造青春偶像派巨星;
上华则是孕育文艺青年的好地方:
齐秦、孟庭苇、熊天平、动力火车,他们都是上华造星成功的歌手。
当年歌坛玉女孟庭苇即将约满离开。
而上华觉得“玉女歌手”仍然大有市场,因此急于寻找一个孟庭苇的接班人。
最终,她们找到了正在酒吧当驻场歌手的许茹芸。
她自弹自唱了三首情歌,其中就有《为你我受冷风吹》。公司当场拍板、第二天就签了约。
那一年许茹芸才21岁、毕业不过短短三年,就从酒吧歌手变成唱片艺人,生活一下按了快进键。
1995年6月,许茹芸出了第一张专辑《讨好》。
唱片公司想在台湾市场再复制王菲奇迹,可惜并未讨好到听众、销量惨败。
但许茹芸并不担心,因为第二年她又出了第二张专辑《泪海》。
同名主打歌成为许茹芸第一首代表作。
《泪海》
“你怎么舍得让我的泪流向海
付出的感情永远找不回来”
其实这首歌是为当时的“上华一哥”齐秦量身定做,可他当时忙于巡演分身乏术,橄榄枝才最终落到了许茹芸身上。
《泪海》一经问世便爆火,实体专辑在全亚洲狂卖百万张、歌曲更被评为1996年的年度十大金曲之一。
千禧年前的乐坛是苦情歌手的天下。
滚石有唱着“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味道;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袜子”的辛晓琪;
上华也有唱着“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守护它身旁”的许美静;
许茹芸想站稳脚跟也必须有个金子招牌,于是“芸式唱腔”被创造出来了。
如果一定要论资排辈,辛晓琪像30岁左右、受过情伤、有过阅历的都市白领;
许茹芸歌如其人,更像刚进社会几年,对人生还有梦的大学生。
她的“芸式唱腔”,也有痛,但不苦;
也有怨,但远远没有到恨;
因此她的歌,独有一种疗愈力量。
同年9月,许茹芸再出神专《如果云知道》。销量再破天文数字,狂卖了200万张;
更是一口气一共爆红了三首歌:
《如果云知道》《独角戏》和和许茹芸自己词曲创作的《突然想爱你》。
《如果云知道》
如果云知道,想你的夜慢慢熬;
每个思念过一秒,每次呼喊过一秒
只觉得生命不停燃烧
《独角戏》
没有星星的夜里
我用泪光吸引你
既然爱你不能言语只能微笑哭泣
让我从此忘了你
《突然相想爱你》
爱到极致疯狂,爱到无法想象;
爱是像狂风吹落的风筝,失去了方向。
再之后的《日光机场》,以600万张销量再创奇迹。
出道不过短短2年,许茹芸便坐稳“情歌天后”宝座。
大家都觉得许茹芸冲刺“天后”稳了,但谁都没想到短短3年之后,乐坛即将大变天。
2
千禧年代,苦情退潮
在许茹芸的巅峰十年里,你能看到未来华语乐坛的种子正在发芽。
很多如今耳熟能详的创作人,都是在她的专辑里出道。
比如创作才女蔡健雅和戴佩妮。
蔡健雅首次在华语乐坛发声,便是许茹芸专辑《我依然爱你》中的最后一曲《Ending》。
当时籍籍无名的戴佩妮,也为许茹芸写了一首《透气》。
其实上华唱片收这些歌,并没有花多少钱。
像戴佩妮的《透气》才给了3000块马币,但对戴佩妮来说许茹芸愿意唱自己的歌,那就是歌坛的敲门砖。
而许茹芸从不吝啬提携新人的机会。
1999年,李宗盛为许茹芸创作了专辑《真爱无敌》。
这张专辑里你将会看到未来在华语乐坛大杀四方的那个名字:周杰伦。
周杰伦一共打包贡献了三首歌。
有和方文山合作的《禁止悲伤》、和刘畊宏合作的《一天一天》;
最出名的莫过于那首《蜗牛》。
这是难得周杰伦自己写的词,他的野心不多说,都在词里了。
《蜗牛》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重重的壳裹着轻轻地仰望
这首歌见证了日后周杰伦的登顶之路;
但有人登顶就有人下山,在山顶短短待了5年的许茹芸,也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
3
人生,不会“过气”
千禧年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一代流行文化的分界线。
千禧年前,歌坛是苦情歌的天下;
千禧年后,周杰伦、蔡依林、SHE等带来一阵乐坛新风,动感的舞曲取代哀怨的情歌。
新新人类迫不及待奔赴新世纪,留在“上个世纪”的歌手们,只能慢慢成为过去了。
而对许茹芸来说,老东家“上华唱片”想做本土之光的决心,也最终屈服于市场。
外资大唱片公司进来,上华最终被环球唱片合并。
离开上华的许茹芸,虽然中间也曾火过一两首歌,比如吴克群创作的《好听》,但最终还是慢慢归于沉寂。
想想许茹芸的歌手生涯,幸也不幸。
幸运的是她这样的“小嗓”歌手,赶上了千禧年前的慢歌时代,不会唱跳也能火,往后便是diva天后的江湖了;
“不幸”的是火的时间还是太短了,歌坛闯荡十年,大风大浪过来,人生也不过三十出头。
以前是众星捧月、以后是无人问津,这种反差搁在谁身上应该都不好受。
但许茹芸是少数没有走歪路的人。
没有立马转型性感博眼球、没有转型通告艺人,她只是淡淡接受了自己的“过气”。
之后的十年,出过诗集、去世界各地看展,在对婚姻不抱期待的那一年遇见一见钟情的对象。
接下来便是闪婚、搬去韩国、为了过二人生活选择丁克。
五十岁的许茹芸“再出道”,脸上竟然毫无生活磋磨的痕迹。
生活中的许茹芸,活成了她那些苦情歌的反面。
而再唱起那些老歌,感觉已经截然不同。
年轻时唱《泪海》,是失恋把眼泪流成一片海;
现在再唱《泪海》,是想起年轻时居然能把眼泪刘成海,释然而笑。
我想许茹芸身体力行了一件事:
“过不过气”,这是我们自己没法决定的;
但如何面对“过气”,是我们能控制的。
是死磕到底就想重回巅峰,还是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尝试另一种活法,这可能是影响我们后半生幸福度的重要因素。
许茹芸歌如其人,温暖但坚定;
温柔,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