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语文作文题变成了时政题。
全文1495字,阅读约需4分钟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电影《哪吒2》热映,相关话题也随之成为热点。图/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哪吒2》将成为各类考试中的考点?
据极目新闻报道,鉴于此前《战狼2》《狂飙》等爆款影视剧上过中小学试卷的先例,当下《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大爆,有网友认为,《哪吒2》出现在作文考试中的概率挺高,并划出了重点。
记者注意到,除了《哪吒2》,今年春节档电影基本上都有出彩的落点,也有教育界网友表示“春节档电影或成考试题库”,并罗列了一些“隐藏在电影里的考点”。
春晚节目成考点、春节档电影成考点……近年来,类似话题都有不小的关注度。尤其是家有考生的家长,十分关注这些考点变化。一些舆论也认为,语文作文甚至其他学科考试,紧密结合社会热点,体现了考试命题的时代感,可以促进学生关注社会,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并为这些命题变化“叫好”。
但不得不说,一部热门电影“贡献”那么多考点,并非考试命题改革的方向。考试命题应立足于考核学生的学科知识与学科素养,而不是考察学生对社会热点的了解。以社会热点为考题,并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反而会带来“押题”成风、增加学生负担与家长焦虑等一系列问题。
进行考试命题改革,必须坚持“语文就是语文,数学就是数学”的基本原则,不能以时代感、情景化为名,把考题变得偏、难、怪。
2024年年底,深圳南山区小学数学考试“难”上热搜,引发舆论关注,就是典型的以考察学生综合素质为名,却走到了加重学生负担、影响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反面。
语文作文命题改革,也存在类似问题。近年来,“时代感”“贴近社会热点”似乎成为了评价语文作文命题好不好的一个标准,这也使得更多的语文作文题选择社会热点作为材料。
表面看,如此命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然而,这却把语文作文题变为了时政题,要求学生要了解这一热点,否则考试就会吃亏。
进而,围绕这样的命题导向,有机构就为考生总结与热点相关的考点、提供“押题”服务。对这样的“考点归纳”“押题”,家长和考生也趋之若鹜。
但这样的命题,却和语文作文要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并不一致。
评价作文命题好不好,要看是否有利于考察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思辨空间大、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的作文,才是好的作文题。所以,好的作文题也并不一定需要紧跟热点跑。
事实上,我国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也更强调考察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比如,2024年全国甲卷作文题,“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命题就相对静态,而非社会热点。
还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高考作文题近年来所作的探索改革,如微写作“三选一” 、作文“二选一”,在给足学生选择权的前提条件下,适当加入热点题材,就未尝不可。
因此,对于将热门电影作为“考点”,以及“隐藏在电影里的考点”等,先别忙着叫好,不要因为对电影的喜爱,就乐见其成为考点。毕竟,考试命题首先还须坚持科学性、符合培养学生素质的方向。
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也不是通过考试驱使,而是通过减轻其学业与考试负担,让他们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如走进电影院去欣赏《哪吒2》。至少,不能让学生们边看电影还得边想着“考点”。
值班编辑 古丽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