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媒TWZ报道,美国陆军高超音速武器LRHW“暗鹰”又出幺蛾子事件了,这个临近部署了还搞出一个超级“幺蛾子”事件,竟然需要重新评估弹头杀伤能力,估计至少得一年!简单的说就是怀疑弹头杀伤效果不行甚至是打不准!并且还有预算严重超标也开始暴露出来!



朱姆沃尔特舰已经开膛剖肚改装好了高超导弹垂发结构,结果这次推迟又要“有枪无弹”跑一年。美国陆军已经用模拟弹训练了3年多了,这回还要再训练1年。中国在高超武器上却玩出了各种花样,甚至都开始造高音速客机以及高超音速军用飞行器了。

美军“暗鹰”高超武器: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

TWZ报道称,根据美国防部给出的消息,美国陆军正在评估暗鹰(LRHW)高超音速武器的杀伤效果,此前并不确定这种导弹的杀伤效果,不过具体是命中精度问题还是动能杀伤与热效应耦合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行建模以及试射评估,这将会再次推迟LRHW导弹的部署,此前美国陆军计划在2025年进行首次部署,而朱姆沃尔特舰的舰首大炮也已经拆除安装了高超音速导弹发射架,准备随时安装该导弹,此次推迟将会严重影响朱姆舰部署高超武器的计划。



LRHW(Long-Range Hypersonic Weapon:远程高超音速武器)是美国陆军开发的一种地对地高超音速打击系统,能以最高十几马赫的高超音速精准打击3000公里外的目标。该系统由大型火箭助推器和通用高超音速滑翔体(C-HGB)组成。在发射后,助推器将滑翔体加速至高超音速,随后滑翔体以高速度滑翔至目标,实现快速打击。

美国海军也打算装备这型导弹,原本计划在朱姆沃尔尔特舰以及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上装备,后来因故取消,但朱姆舰仍然打算装备。但是LRHW与美军高超武器一样极度不顺!经历多次故障和推迟,甚至多次出现低级故障,比如发射架曾经导致连续三次测试失败!以下是美国陆军远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历次测试的结果:

  1. 2021年10月:原计划在阿拉斯加科迪亚克太空发射综合体进行的飞行测试因助推器故障而推迟。
  2. 2022年6月:在夏威夷考艾岛太平洋导弹靶场进行的测试中,导弹在发射后未能成功点火,导致测试失败。
  3. 2023年3月:计划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进行的测试因地面设备问题而推迟。
  4. 2023年9月:原定的飞行测试因技术问题被推迟。
  5. 2023年10月:计划中的测试再次因技术问题推迟。
  6. 2024年5月23日:美国陆军和海军在夏威夷考艾岛的巴金沙太平洋导弹靶场成功进行了全程飞行试验,标志着LRHW项目的重要进展。
  7. 2024年12月12日:陆军和海军宣布,黑鹰已经完成了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Cape Canaveral)空间站的端到端飞行测试

美国陆军与海军都对LRHW寄予了厚望,原因是中俄早已经装备高超音速导弹,特别是中国早在2017年就装备了DF-17高超音速滑翔导弹,到现在已经服役8年!而LRHW却依然在测试中!原计划LRHW于2023年装备美国陆军,但最终迎来的是一套训练弹。美国陆军与海军望眼欲穿的高超音速导弹却屡射屡败、屡败屡射,看着都让人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汗颜!



临近装备却出了这档子事:难道就没人考虑过这事?

准确的说去年5月份和12月份的两次测试LRHW导弹已经完成了全程测试,也就是说已经连续两次成功了,再试射几次就能正式服役装备了,就在这紧要关头之际,美国防部竟然透露出了要重新评估弹头杀伤能力,这个......种花家想问一下,这两次成功的测试没有靶标吗?目前五角大楼主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新型高超音速导弹“暗鹰”杀伤力和生存能力仍存在不确定性
对“暗鹰”在复杂作战环境中的性能也持谨慎态度
结论是需要更多的测试和数据来确保其在实战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种花家尝试解读下第一个说法,导弹全程试射不设置靶标甚至不设置预定弹着区简直是不敢想象的,那么我们稍稍延伸下几个结果,极有可能是设置了弹着点但并未成功命中!不过有网友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目标,现阶段的LRHW只保证发射成功!



真的是这样吗?除非是真正的组件测试,比如一级与二级发动机测试,一级火箭发射测试,弹头滑翔测试等等,但是LRHW早过了组件测试阶段,目前在做的就是全程发射测试,是必须要设置靶标的,否则每次上亿美元的成本可都是冲着成功测试去的。

五角大楼的重新评估意味着LRHW的前两次发射要么一次都没有命中,要么一次命中一次没命中!这个高超音速滑翔弹头要打中目标可是个技术活,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大致需要如下几个步骤:

  • 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有侦察数据链,并且还得是卫星数据链,因为一般滑翔高超射程基本在3000公里左右,没有卫星数据链很难传递数据;
  • 第二个要求是必须要有中继制导能力,比如目标可能会出现移动,在发射后到重返大气层前,需要中途修正一次;
  • 第三个要求是在进大气层的黑障后需要最后一次修正目标的能力,以确定目标最终位置;
  • 第四个要求是弹头必须和外界无障碍通信能力,高超音速滑翔时(出黑障后)弹体表面温度高达800~1000度,弹头蒙皮必须要能高效率透波才能通信;

此前美军的高超音速武器就传出这种高温透波的材料不过关,导致高超音速滑翔武器迟迟未能有进展,这回全程飞行倒是完成了,但变成了一个棒槌,打不中目标,这种高超导弹搞起来干啥?吓唬人倒是可以。



第二个说法是复杂作战环境中的性能也持谨慎态度,这是什么意思?据公开数据,LRHW导弹在导航、控制和目标打击等关键技术上还有不少问题,在电子干扰、复杂地形和多种防御系统等条件下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看来LRHW导弹还得继续打磨。

除了技术问题外,LRHW还有一个相当“致命”的问题,据公开消息,LRHW导弹总共计划生产66枚导弹,开发成本总计44亿美元+生产成本25亿美元,合计71亿美元,约合1.06亿美元/枚,而美国会预算处评估的成本仅为4100万美元,是预算价格的250%!



美军采购腐败早有耳闻,2000美元的咖啡杯,10万美元的螺丝,600万美元的几只山羊等等,不过近期的另一个新闻却震碎了种花家的三观,SLS火箭的发射架,也就是美国重返月球用来发射SLS火箭的发射架,造价高达27亿美元!而且还远远超出了预定2023年3月份完成的时间表,延迟到了2029年春季才能建造完成。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对标中国的登月时间表是在2030年前完成载人登月,阿尔忒弥斯计划的火箭发射架却要等到2029年春天才造好,这不是开玩笑吗?明显是要落后中国嘛,请回答是不是中国派来捣乱的逗逼?另一个最初的合同价,2019年签署合同时造价是3.83亿美元,竟然暴涨了7倍多,而且NASA还认账了,这个史密斯专员实在忒牛逼了,这种账目都能搞定!



所以LRHW的锅也不算大,不就2.5倍嘛,这个史密斯专员心也不是很黑!只是苦了前阵子刚开膛剖肚改装高超音速垂发单元的朱姆沃尔特舰了,去年就改装完了,却是有枪无弹,估计至少得裸奔一年!

美国出了幺蛾子问题的高超导弹不止LRHW,还有空军的ARRW导弹,LRHW对标中国的是DF-17,而ARRW对标的是YJ-21,但是比较有趣的是试射也是屡屡失败,看得大家尴尬癌都快发了,必须要提醒一下的是这俩难兄难弟都是洛马开发的,而ARRW目前尽管还未被取消,但已经事实上取消了。

中国高超武器玩出了花样:都开始造高超音速军用飞行器了

相比美国的各种不顺,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上可是相当扎实,纵观两国在高超武器上的发展能总结出一个非常有趣的发展规律:

美国贪大求全:从吸气式高超开始发展准备制造吸气式高超音速武器,毕竟从成本角度考虑这种武器的成本要比滑翔武器更低,但技术难度更大。美国自认技术相当牛逼死磕吸气高超,滑翔高超上并没有尽全力,结果等吸气高超走不通回过头走滑翔高超时中国已经突破滑翔高超了。



然后美国就认为滑翔高超么肯定十拿九稳,但让美国始料未及的是滑翔高超技术难度确实不高,但美国就是陷入了屡射屡败、屡败屡射的怪圈,不知道中了什么邪了,一直在兜圈子!当然事实上滑翔高超一点都不简单,原因是美国用计算机模拟了风洞技术,结果在高超音速的附面层湍流理解上不够透彻,功亏一篑,而中国在风洞技术上登峰造极,区区滑翔高超武器算个啥?

简单的说就是美国从根源上就错了,后来一错再错,这种技术试错的成本极大,特别是时间成本,估计等中国高超武器装备十周年的2027年美国就能用上同类武器了,但等到那时中国的高超音速技术已经远超目前的水平了。这个从去年年底以来密集发布的高超音速技术突破就可见一斑:

  1. 12月10日,中科院公开了2年前突破的HCW(高压捕获翼构型),适合在高超音速条件下增升用,能让升力提升30%;
  2. 12月15日,中国公布的MD-19飞行器,根据公开视频介绍,这是一款临近空间的宽域飞行器,随爆料公开的还有MD-22以及MD-25!
  3. 12月17日,中国高科技商业航天企业“凌空天行”的“筋斗400”成功试飞,在20千米的高空达到了4马赫速度,为未来高音速商业飞行打下基础;
  4. 12月20日,清航空天公开了冲压旋转爆震发动机的进度,基于新型燃烧技术的发动机取得重要进展,进入工程实践阶段!
  5. 2025年1月26日,SCMP报道称中国军方在研4马赫+的军用飞机;

相信大家最关心的还是MD-19、MD-22以及MD-25,这三款飞行器太神秘了,到目前为止只有MD-22的部分数据:

  • 1、长10.8米,宽4.5米,起飞重量约4吨;
  • 2、0~7马赫,最大航程可达8000km;
  • 3、临近空间高超音速技术试验平台;
  • 4、高速条件下实施6g稳盘过载;

去年12月15日公开的MD-19和大家了解到最新的MD-25的数据完全没有,从大小判断,MD-19和MD-22应该是无人的,MD-25极有可能是载人高超音速战斗机,这就有点丧心病狂了,竟然搞载人高超音速战斗机,《壮志凌云2》中的“暗星”高超音速飞机将率先被中制造出来。



中国这种一步步稳扎稳打的看似保守,但实则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突然有一天积累的知识已经能造出轮子了,再又能造出发动机了,然后又造出了飞机,到最后才发现,原来科技的突破是会井喷式发展的,从去年12月份以来,中国是不是经历了一轮井喷式的科技发展成果公布?

很多国家都觉得中国行我也行,但事实上他们都忽略了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努力的863计划,也忽略了中国老一辈的科学家孜孜不倦的努力,更忽略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基础科技、军事科技上的积累,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中国科技的发展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突破的。

延伸阅读:美军的这项武器倒真要小心了

据美媒在2月5日报道,美国海军Arleigh Burke班级驱逐舰USSPreble成功测试了其高能量HELIOS激光武器,不过报道未提及具体测试时间。美媒报道称,美军在红海遭遇了胡塞武装大量无人机攻击,激光武器将会让这种拦截变得易如反掌并且成本更低。

报道也没有提及HELIOS激光武器的功率,不过据社交媒体上的大佬估计,这种激光武器的最大功率可能在60KW左右,这个功率已经可以轻易击落无人机了,甚至一定时间照射迫击炮弹也能引爆,因此HELIOS的实用性已经相当不错了。



相信有很多朋友肯定要问中国的激光武器进展如何?事实上种花家这边也没有进度数据公开,但各位要知道中国在2014年前后就像沙特出手了“寂静猎手”激光武器,功率为30KW!大家都应该知道一个梗,也就是中国销售版武器都比自用版要第一个档次,自用的激光器多少功率,种花家实在不知道。现在的激光武器功率多少,种花家也不知道,各位猜吧,都过去十年了,大胆的猜并写在留言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