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26岁的我依旧单身一人,这样的年龄在农村,已经一只脚踏进了单身汉的门槛里了。
我有三个哥哥,我是家里的老幺,在我之前,三个哥哥陆续长大,父母咬着牙关给他们成家,然后按部就班地分门立户。
虽然这种做法是地方的传统,但对种地人家来说,每分一次家就要分走一部分资源。于是到三哥分家后,父母带着我就几乎成了一穷二白,
唯一的一间正房被分成两个小间,前面一间是伙房,后面一间就是父母的卧室,然后在旁边搭了个偏檐屋,也被分成两间,前头是杂物猪圈,后头是我睡觉的地方。
这样的条件,在农村怎么能娶到老婆?初中毕业后,我就开始跟着父母种地干农活,时间一年年过去。
到我20岁的时候,父母先后“含恨”而去,他们临走前唯一的遗憾,就是对不住我这个小儿子,因为20岁的我,竟然从来没有人跟我说亲。
父母走了,我除了悲伤之外却并没有太多的焦虑,家里的那一亩三分地,真正需要花在上面的时间并不多,于是,我便琢磨着找点门路。
我们村口有条大河,天气好的时候,河水也就那么一米来升,人们在河上架了座木桥,那是我们村进出的必经之地。
一条大路刚好又从我们村经过,临近好几个乡、甚至临县的人也经常从我们这里过河,然后去到更远的精彩世界。
大河上的小木桥,河里稍微涨点水就塌了,想要过河就得走下游十来里路的石拱桥,要不就得花钱雇请竹排或者渡船。
以前我们村也有条小木船供人过河,可自从前些年破烂之后,又是包产到户的年代,就没有人再提议公家搞渡口。
我瞧准的木门就是弄条小竹排,只要木桥倒了,人们要过河就得找我。虽然木桥不会经常倒,但平时我也可以驾着它去河里的深潭里打鱼啊。
就这样,从山上砍了一些“排竹”回来,在湾里几个老水手的指导下,我自己弄好的竹排很快下水。
连续几个月都是雨水调和,河里偶尔长点水,却远不到冲到木桥的地步,我的竹排却还是有用武之地。
作为一个从小就在河边长大的人,精通水性已经是我的一种本能,于是每天都撑着竹排在河里打鱼,还专门往那些深水潭里钻。
大河的鱼很多大个头小,深水潭的鱼个头大,但不是一般人能抓得到。我却每天都能抓到几条大鲤鱼。
活蹦乱跳的野生鲤鱼拿到街上,价钱要比塘鱼翻倍,人们还抢着要。
于是,半年多点的时间,我竟然挣了好几百块钱。心底里偷偷计划,按照这样子发展下去,明年就可以建两间像样点的房子,或许还能娶个老婆了。
除了打鱼,我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读书。三个哥哥和乡亲们都经常说我,不是读书的的料,装什么斯文人?以前在学校不上紧,如今成了庄稼人,却经常捧着本书是什么意思?
对别人的评价,我不屑一顾。人怎么能没有点爱好?再说了,现在读的是小说,书中精彩的情节故事,怎么是学校那些课本能比的呢?
撑着竹排在河里打鱼的日子,对我来说简直是乐不思蜀,干脆就在竹排上搭了个窝棚,几乎把自己的“家”都搬到了竹排上。
反正是夏天,也不用担心着凉,热得受不了直接往河里一跳,然后躺在河边的杨树荫下看一阵书,那日子简直不要太逍遥。
85年秋天,天气渐渐转凉,我不得已也只能“回家”住。想不到连续几天都下起了秋雨,河水终于暴涨,我的竹排迎来了原本载客目的的第一次开张。
想不到这份正经营生干了不到两天,我就兴致寥寥了。
因为过河的基本都是熟人,我也不好意思开口要钱。虽然大多数人都会主动给点,多半也就是一毛两毛的,这样的收入,还不如我去水潭里抓几条鲤鱼呢?
心里对这个一失望,我对撑竹排送客就不怎么在意了,除非有人跑到家里来叫我,我总是在家里睡懒觉。
当然,一旦出了门到了排上,我马上又生龙活虎起来,渔网鱼叉之类,总要在河里折腾到天黑才回家。
那天又是一样,中午前后才被人叫来撑排过河,之后我又在河里倒腾,中间陆续接送了几个熟人,大部分时间都在深水潭里抓鱼。
收获还不少,心情也不是一般的好,眼见得天黑了,哼着小曲把竹排绑好准备回家。
突然,耳里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哭声,侧着耳朵听了一阵,那个哭声还是个女的,而且还是从我以前看书的那片杨树林里传来。
都这个时候了,谁会在这里哭呢?
我心里一咯噔:难道是谁家的女人受了委屈,想要来这里寻短见不成?
都是乡里乡亲的,我当然不能坐视不管,再说了,我们村这段河流可从没有发生过溺亡的事,如果真的有谁想不开在这里寻短见,今后我在这里抓鱼挣钱也膈应啊。
于是放下鱼篓朝杨树林走去,一边走一边喊:谁在里面哭咯?天要黑了,还是早点回家吧……
也就那么十来米的距离,我么积极下就到了,而那哭声也随之停下。我走近了也就看清楚,一个陌生的女孩坐在杨树下,脸上还带着明显的泪痕。
她见我走过来,眼神却并没有什么慌乱,但也没有回答我。
我原本以为是村里的熟人,想不到是个不认识的外地女孩,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两人互相打量了几下,最后还是我开口说:天要黑了,你在这里哭也不是办法,还是早点回去吧。
女孩这才站起来指着我们村后的方向对我说:我家还在李家仑上,想去对岸的亲戚家,却没想到河里涨水过不去……
原来是为了过不了河而在这里哭,那对我来说不就是举手之劳?直接就笑着说:你要去河对岸那个家里?我们这里现在没有渡船了,但我的竹排可以送你过去。
女孩破涕为笑地说:真的?那就太 感谢你了,我要去对岸陈芳的家里……
“你要去陈芳家里”?我很惊讶,因为对岸的陈家村只有一个叫陈芳的,而且还是我的亲戚,陈芳的母亲是我的姑妈。
眼前的女孩不好意思地说:我和陈芳是中学的同学,我想去看看她。
既然这样,我就带着女孩转身到了河边,上了我的竹排,顺利过了河,干脆还顺道把她送到了姑妈家,从鱼篓里拿了两条鱼出来当礼物,
表妹陈芳见到女孩很是惊讶:李艳梅,真的是你啊,你怎么突然来了我这里?
叫李艳梅的女孩一听这个问题,脸上很不自在,眼神左右扫视地说:我爹竟然要把我嫁给一个瘸子,我不同意就跑了……
表妹见她说这么隐私的话题,为了避免尴尬,连招呼都来不及和我打,就挽着她的手进了屋,两个人说悄悄话去了。
姑妈留我吃了晚饭再回家,菜也就是带来的鲤鱼炖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