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寒柏先生在当今中国书坛绝对算是另类的存在,他的书法不靠资历博取,不靠同行吹捧,面对着无数黑粉的谩骂诋毁,无数专业书家的鄙视,崔寒柏先生口若悬河、舌战群儒,凭借自己精湛的书法和超强的口才,为自己赢得了在书史留名的地位。



出身于天津的崔寒柏先生自幼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书法,后拜著名书法家王学仲先生为师,兼师龚望先生学隶、徐嘏龄先生学篆刻。在名师的指导下,加上崔寒柏先生个人的努力和超强的天赋,让崔寒柏先生的书法大有精进。



崔寒柏先生迄今为止在书法上取得的最高成绩莫过于两个,一个是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中一举斩获一等奖,同届获得一等奖的还有王冬龄先生、曺宝麟先生、鲍贤伦先生、包俊宜先生等人,这些人都已经成长为对当今中国书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另一个就是斩获第七届兰亭奖金奖,这让赴美工作多年的崔寒柏先生高调的回归民众的视野,这次获奖堪称崔寒柏先生书法实力的验证。



作为书法专业唯一的国家级大奖,中国书法最高奖的兰亭奖已经通过前六届的举办,在组织、评审等各个环节较为完善,远离中国书坛的崔寒柏先生能够在几千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独自斩获金奖,一方面显示出本届兰亭奖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崔寒柏先生书艺之高超。



并且,崔寒柏先生获奖的三组作品都是在其直播间创作的,在网友的见证下一次写就,实力远超那些复写择优的书家。



“提笔就写,写了就有”是崔寒柏先生令人印象最深的创作状态,这需要坚实的笔法基础,以及精熟的书写能力,这也是崔寒柏先生一贯重视笔法的体现。



在看过崔寒柏先生书法直播以后,再回头看崔寒柏先生的三组作品,不免有了很多新的感受,也真正认识到崔寒柏先生的强大。



他的小楷作品《论临书》书写的是自己撰写的文章,这篇白话文用崔寒柏先生充满古意的小楷写出,竟然被赋予了浓厚的晋唐韵味。



兰亭奖要求作者必须有至少一幅作品为原创内容,而今人不善写古诗词,这就让很多人跌倒在这条规则下,同届的王玺就是被举报内容抄袭,被剥夺了本已到手的金奖。



但是崔寒柏先生却另辟蹊径采用白话文写作,不但解决了参赛难题,更开启了白话文小楷册页的先河,这对书法发展的未来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崔寒柏先生三组参赛作品中,最引人争议的是他的大楷册页,书写内容是辛弃疾的两首词,其中第一个字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他将水调歌头的“水”字写成了“小”字,尽管崔寒柏先生在最后一笔极力修整了一下,但是依旧非常像“小”而不是“水”。



这非常符合崔寒柏先生的创作习惯,那就是即便写错了也只极力修改,决不废弃重写,即便是第一个字写错了,也不会放弃,并且还拿去参赛,可见崔寒柏先生超强的自信心。



崔寒柏先生始终强调书法作品的韵致,认为韵致只有在第一次书写时才能够更好的体现,因为第一次书写时情感最为真挚,而反复书写将会让作品流俗失韵,坚持一次写就让崔寒柏先生书法呈现出高古的韵致,也充满意趣,耐人寻味。



对于采用册页参赛,崔寒柏先生给出过理由,他说当准备参赛时,他就决定用册页参赛,因为册页需要近距离观看,这就更容易让评委关注到作品的细节,事实证明崔寒柏先生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也给以后的参赛者提供一些启示。



崔寒柏先生获得兰亭金奖不仅仅得益于他超高的书法造诣,更体现了他的智慧,可算是实至名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