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助餐,守护老人幸福“食”光。

奋楫争先,阔步前行。五年来,无锡市民政系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踔厉奋发、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实干争先,把群众关切作为“晴雨表”,把群众满意作为“度量衡”,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托底民生、温暖民心、护航幸福,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弱有众扶”地平线

社会救助纾民困、惠民生、促和谐,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无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于2020年实现大市统一、城乡一体。2024年7月1日起,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调整至每人每月1115元、1675元,集中孤儿养育标准为每人每月2880元,散居孤儿养育标准为每人每月270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最高标准分别提高到1115元/月、220元/月。5年来,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7.5亿元、4.84亿元,发放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贴2.3亿元,残疾人两补资金15.63亿元。全国首创的“村级医疗互助”救助制度获“2020 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2022年底起,无锡市民政局牵头41个部门推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3610行动”。行动实施两年多以来,各级各部门出台《无锡市临时救助实施细则》《无锡市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125项,完成建设无锡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综合服务平台、低收入人口免费门诊和住院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等重点工作110项。

无锡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综合服务平台于2024年2月正式上线,平台覆盖22种监测帮扶对象38万余人,汇聚21个部门数据,已处理超18亿条人员模型交互信息。打通救助、养老、事务业务壁垒,累计开展跨业务常态巡访31.58万人次、覆盖1.66万人。“线上监测+线下巡访”双向发现机制识别出1946名潜在帮扶对象,及时为143名有需求的困难人员提供救助帮扶措施,实现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无锡市救助管理站新站于2023年12月启用,持续深化救助管理区域中心试点,回应心智障碍人群及其家庭的迫切需要,在全国率先破解特需人群政府部门法定监护难题,探索“信托架桥、民政兜底”的意定监护转型服务体系,2024年10月与自闭症患者家庭完成首单签约。

无锡市儿童福利院于2022年正式搬迁启用,持续推进“养治教康社”一体化融合服务。2024年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作为全省唯一先进集体单位赴北京接受颁奖。截至2024年底,全市建成镇(街道)未保站75个,覆盖率100%,受惠儿童累计约8万人。

激活基层社会治理“一池春水”

截至2024年,无锡市社会组织评估覆盖率达61.49%,其中5A级社会组织38个,4A级178个。选树全市示范型社会组织培育基地21家,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示范、优秀、创新3类60个案例,实施助力乡村振兴、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岗就业、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等专项行动。《社会组织与社区基金双向赋能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地方行业协会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研究》调研报告获2023年、2024年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

将公益慈善事业作为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重要载体,全市共有70家慈善组织。2023年11月在全省设区市中率先成立市慈善联合会,会员达397人。2019年以来,全市慈善会系统累计募集款物19.06亿元,救助支出13.04亿元,福彩销售78.64亿元。2022年,首次实现年度募集慈善资金和新增认捐慈善爱心基金“双过亿”目标。“慈善+信托”取得新突破,成功设立25个慈善信托,资金总规模超1.15亿元。“慈善+基金”方面,新增14个慈善冠名基金,总规模达3.01亿元。

加强地名管理,2023年12月,在全国地级市中最先完成《无锡市地名管理条例》修订工作,5年来全市命名更名地名1569条。充分挖掘地名文化遗产,累计评定公布县级、市级、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录139条、90条、23条。

让群众最大程度共享“改革红利”

全力绘就“幸福晚年”温暖画卷,无锡市养老服务工作获2022年国务院督查激励表扬;2020年、2021年,无锡市连续两年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得到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扬。先后入选全国养老服务“双试”改革(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试点改革、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并获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优秀试点地区”;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试验特色(养老)基地名单(全国共10家);2024年以综合得分东部省份第一名成绩获评第二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优秀”地区;“锡心医养”呼叫服务中心平台以全国第一的成绩入选民政部、国家数据局“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

5年间,全市共组织开展“敬老月”活动7000多次,慰问老人超100万人次,投入各类资金1.5亿元以上,累计举办“锡阳红”公益讲堂24场,线上线下参与者超65万人次。2022年底以来,无锡市聚焦老年群体就医难、照护难、康养难“三难”问题,市民政局牵头20余个部门创新实施“锡心医养”社区居家332服务行动,2024年2月29日“锡心医养”呼叫服务中心“一线两屏”正式接单,截至12月,服务对象已覆盖18.47万老人,热线渠道老人主动呼入工单6.4万单,呼叫坐席外呼回访工单9.4万单,为老年人提供60余种政府保障类服务项目以及400余种紧缺性社会化服务。

该市已累计建成助餐中心157家,社区(村)助餐服务设施689处,服务超400万人次,无锡助餐服务模式被民政部纳入全国首批典型案例。强化“无事业不产业”的工作导向,“泰康之家·锡园”项目于2024年12月29日正式奠基,预计总投资19.2亿元,打造集适老化产品展示、体验、应用、销售为一体的新型消费和生活场景。

全力书写“民呼我应”民政答卷,落实结婚登记“全市通办”“跨省通办”工作,全市2家婚姻登记处入选省级5A级婚姻登记机关,5家婚姻登记处确定为4A级婚姻登记机关。滨湖区入选国家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宜兴市、梁溪区入选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深入推进殡葬领域改革,完善惠民殡葬和生态安葬政策体系,全市各级资金投入约1.55亿元,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建设,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成效获2021年省政府办公厅真抓实干督查激励通报表扬。

(苏民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