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是一条河,一瞬间就淹没了。”筠连县金坪村2组村民杨申榜回忆,2月8日中午,他听到一声“哗”的巨响。走出家门,50多米外,河沟与边上的民房区已经夷为灰尘与落石,一切发生在数秒之间。

当天11时50分许,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突发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并妥善做好善后等工作。要加强监测预警,注意科学施救,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最新消息:截至2月9日11时,初步核定已造成10户民房、1户生产用房被掩埋,1人遇难,28人失联,2人受伤(1名轻伤、1名重伤,均无生命危险)。


垮塌持续发生,救援环境艰险

金坪村村民刘佳(化名)看到,第一批救援队,大约10人左右在灾害发生不久后就赶到现场。从中午开始,村庄就发生了停电的情况,伴有断断续续的信号中断。下午两点后,第二批、第三批救援队陆续抵达村内。当时,几位村民帮着救援人员一起徒手扒起石块实施救援,直至傍晚开始用大型机械进行辅助。

“后来村民都被疏散了,不让过去(事发现场)。”刘佳叹息,救援时一直有小型的垮塌发生,“太危险了。”救援期间仍然频繁有落石激起灰尘,声音像是间断落下的大颗雨珠。

夏超(化名)同样住在筠连镇,居住地离事发地点有20公里。当天下午两点,他去亲戚家吃酒席时路过滑坡区域。“路已经封起来了。”夏超描述,滑坡时填埋的土沟目测有20到30米深,现场除了救援队还有医疗人员。两位救出的村民都没有生命危险,被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救治。

“目前忙得很,是抢救的关键时间。”当晚10时,杨申榜语气焦急。此时在新华社直播的救援画面中,现场没有降雨,但道路仍然泥泞,电力情况紧张,信号已经恢复。直播显示,23时20分左右,救援现场又出现一次大规模落石灾害,前方的救援力量不得不紧急疏散,后续救援人员轮番上阵。有当地的村民志愿者,生产队二十多人在高处的安全区域帮忙送饭。

由于救援环境艰险,部分社会救援力量被陆续劝返。中国安能救援队表示,队伍派出救援力量前往现场,目前正在镇上听前方总指挥安排。



下午两点左右,夏超路过事发地点附近。受访者供图

初步研判由降雨诱发,村庄地质灾害频繁

2月9日凌晨3时53分,宜宾市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此次滑坡灾害共转移受威胁群众200余人,得到妥善安置。经初步研判,灾害因近期持续降雨及地质条件影响,造成高位山体滑坡转化为碎屑流,滑坡方量达到10万余方。

刘佳和夏超说,镇里到处是成片的山,地势陡峭。依托于此,煤矿成了重要的产业资源。当地人有过担忧,山后方有一座老矿场和一座新矿场。新的矿场已经建了20年左右。“规模很大,经常能看见有大货车拉着煤矿进出。”

夏超说,尽管现在并非雨季,往年这个时候都会下点小雨。最近一周内,镇里几乎每天都有间断的“毛毛细雨”,尤其是晚上下得更多。“土壤很稀、很湿,还有雾气环绕。”

他看到,往年当地下完暴雨后发生过小型滑坡灾害,不过一般是在夏季的汛期。他一年能见到两三次,每次会有落石滚到山脚的道路上。

“没想到这次这么严重。”按照刘佳的说法,同一地点附近,2月7日也发生过小型垮塌。“轰隆隆的。”她描述,尽管如此,河沟边上就有一家麻将馆,身边的很多村民没有放在心上,还在继续打牌、走亲戚,觉得隔得有一段距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刘佳表示,事发区域附近修过“保护坎”(类似于一道水泥矮墙),也有铁丝网拦着。多位村民指出,每个村庄还安排了一位村民作为地质灾害监测员进行常规巡查。

当地对此有开展监测与防护工作。按照政府公开信息,筠连县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分为四级,一级为最高。金坪村的等级为三级黄色预警,表示预警区内气象因素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较高”。

在当地政府2021年的隐患点数据汇总表中,金坪村2组的隐患点类型写着“崩塌”而非“滑坡”。威胁户数29户。而在2022年的隐患点表格里,金坪村1组仍然为崩塌隐患点,建议“搬迁避让”。

刘佳坦言,村民们不是不想搬,“家里的伯伯一直在喊房子要拆要拆的,不过一直没有等来消息,不晓得是啥子原因。”有村民和她说是安置房还未建完,另一位村民则说,政府之前劝村民们搬迁到镇上去,给出了一定补贴。



救援期间时有垮塌发生,当地雾气环绕天气湿润。受访者供图

冬季气象“变化”有重要影响,应加强日常管理

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学院的一位教授表示,崩塌和滑坡都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崩塌一般产生于高陡的斜坡,以垂直运动为主,滑坡有固定的滑动面,多为水平运动。崩塌发生更为迅速剧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滑坡,成为一条灾害链。”他推测,事发地点附近是在山区,山高而陡满足常规崩塌产生的条件,政府可能因此将村庄隐患点标识为“崩塌”。

该教授指出,筠连县与去年曾发生过滑坡灾害的云南省镇雄县仅有160公里,同属于云贵川三省交界的乌蒙山区,地质构造、岩土类型以及天气情况相似。

去年1月镇雄县发生山体滑坡灾害后,当地政府的调查评估工作组最后得出结论,降雨和冰雪冻融灾害是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报告说法,与采煤活动无直接关联。

而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在分析镇雄县灾害时指出,滑坡灾害并非仅限于夏季的汛期和地震时期。

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描述,尽管冬季整体降雨量较低,气象特征的“变化”对滑坡事件的影响极为重要。雨雪过后,气温回升过程中,会导致土壤含水量增加,叠加地形陡峭、岩石碎裂,便容易诱发滑坡灾害。

研究最后建议,在关注滑坡事件时,不应忽略那些未造成伤亡但同样具备显著风险的案例,应在这些区域加强日常的巡查与防护、灾害风险管理,提高预警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本文来源:“原点original”微信公众号

作者:冯蕊 陈欣怡 李瑶瑶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佳思敏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