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中,部队医院系统也分几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总体概括而言便是“整合重组、结构优化”,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力量格局更能适应军改后国防建设和部队发展的现实需要。例如,改革中,有相当一部分部队医院退出了军队现役序列并移交给了央企融通集团,还有绝大多数的军区总医院则是被改编为战区总医院或联勤部队医院,此外各军兵种医院的数量也是有了明显的减少和优化。
现阶段,部队医院系统仍是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规格级别不同,部队医院最高可以达到副军级,级别最低的则是副团级,其余的部队医院还有正师级、副师级、正团级。另外,根据隶属关系不同,我国现役的部队医院主要可以分为六大类,接下来小圣就为大家概括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一、联勤保障部队下辖的部队医院:军改中,联勤保障部队是接收管理部队医院的大户,其下辖的部队医院特点是数量多、分布广、实力强,并且在部队医院命名上实现了标准化(即统一以“联勤保障部队第XXX医院”命名)。例如,解放军总医院、五个战区总医院都是隶属联勤保障部队建制,其中解放军总医院是全军唯一的副军级医院,而五个战区总医院则是正师级。另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O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O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O医院这四个部队医院的实力也很雄厚(前身也都是相应的大军区总医院)。
二、陆军系统医院:据不完全统计,陆军下辖的各类部队医院总共超过了30所,其中正师级的有新疆军区总医院、西藏军区总医院和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副师级的有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另外13个陆军集团军各配属有一个正团级的军医院。同时,新疆军区、西藏军区辖区内还设有相应的陆军医院,如隶属新疆军区的陆军第九五七医院、陆军第九四八医院、陆军第九四六医院、陆军第九四七医院、陆军第九四九医院、陆军第九五零医院、陆军第九五一医院,隶属西藏军区的陆军第九五二医院、陆军第九五四医院、陆军第九五五医院、陆军第九五六医院,以及陆军军医大学部署在西藏日喀则的陆军第九五三医院。
三、海军系统医院:军改后,海军下辖的部队医院数量缩减了,大约有12所,目前主要编有正师级的海军特色医学中心,副师级的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以及东部战区海军医院、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海军第971医院(该医院负责承接北部战区海军官兵的就医需求)、海军陆战队医院、海军929医院、海军905医院、海军某试训基地医院等。
四、空军系统医院:尽管空军的兵力规模远远大于海军,但空军下辖的部队医院却比海军要少,仅有11所。据公开资料显示,空军现设有正师级的空军特色医学中心、3所副师级的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以及5所战区空军医院、1所空降兵军医院、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其中,空军第九八六医院(也称“西京医院九八六医院”)是以原解放军323、451两个三甲医院为基础并纳入12个院所门诊部(点),于2018年9月正式组建的,隶属空军军医大学、受西京医院(即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领导管理,是空军唯一一所中心医院、也是目前全军展开体量最大的中心医院。
五、火箭军系统医院:相比于其他军种,火箭军下辖的部队医院公开的并不多,比较知名的有正师级的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中心是在原火箭军总医院(即“第二炮兵”总医院)基础上组建的),至于其他的火箭军部队医院由于涉密所以都是以“火箭军某部医院”进行介绍的。
六、武警部队系统医院:和陆军一样,武警部队设立的部队医院也超过了30所、达到了36所之多,其中级别最高、实力最强的是正师级的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另外武警部队下辖的32个内卫总队、2个机动总队、1个海警总队也分别各配属了一个副团级的部队医院。这些武警医院分布在全国各地,全力服务武警官兵和驻地百姓的医疗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