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乌克兰战争打到了第1081天。由于美国的对乌政策,应当会在下周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亮相,因此,为了迎接此次会议,乌军不顾顿巴斯前线的节节败退,顽强地在库尔斯克地区苏贾市东北部,集结预备队主动发动了反击。虽然未能取得明显的战果,但却将库尔斯克地区的局势,拉到了大决战的边缘:乌军在反击,俄军在准备每月10日例行性的大反攻,结果,双方现在集结的旅一级部队,番号都超过了十五个,生死大决战,即将开始。



前线打得凶,后方的互动自然也紧锣密鼓。据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2月8日,北约新上任的军事委员会主席、意大利海军德拉贡上将到访乌克兰,会见了泽连斯基总统和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将军。



此次访问,乌克兰方面精心策划,向德拉贡展示了其远程无人机和导弹生产能力,并借此机会向北约提出了两项关键诉求:一是呼吁北约成员国直接投资乌克兰本土远程无人机生产链,以提升对俄纵深打击能力;二是强调欧洲国家需要将国防预算提升至GDP的5%。

从军事角度来看,乌克兰此举可谓“一箭双雕”。一方面,通过展示无人机和导弹方面的军工实力,乌克兰向外界传递出其在俄乌冲突中并非被动挨打,而是具备一定反击能力的信号,这无疑将提振国内士气,并争取更多国际支持,毕竟,在前线,乌军唯一能和俄军对抗的就是无人机部队,而远程导弹袭击俄本土,也是乌军打不对称战争时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乌克兰将自身安全与欧洲安全深度捆绑,以俄罗斯威胁为由,倒逼欧洲国家提升国防预算,加速军事化进程,为乌克兰争取长期消耗战所需的资源和合法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政治角度讲,基辅此举也呼应了白宫新主人对欧洲提升军费的要求,满足了美国军工利益集团继续借乌战挣钱的愿望。毕竟,欧洲若是背起乌战这口大锅,顶起俄军这颗爆雷,其对美国武器装备的需求,将会是天文数字式的增长。

然而,基辅将算盘打得这么响,整个欧洲都会听到的。所以,乌克兰的“军工外交”策略,能否奏效,仍存在诸多变数。首先,北约成员国是否会积极响应乌克兰的呼吁,加大对其军工产业的投资,仍存在不确定性。毕竟,匈牙利、斯洛伐克现在绝对可以说是和乌克兰交恶的。另外,欧洲国家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能否将国防预算提升至GDP的5%,也面临巨大挑战。



总而言之,乌克兰此次“军工外交”行动,是其应对俄乌冲突、争取国际支持的重要举措,但对于前线的乌军而言,其最终效果如何,则仍然要看白宫新团队脱身乌战决心有多大了。若是白宫铁了心迅速脱身,欧洲就算是想背锅也来不及,那乌军表演抗揍的时间,就会短点,若是白宫新团队,乐得前线有一方被打服,那欧洲背锅、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人,可就不只是一句口号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