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要办事,兜里没钱,就要找人借钱。有人钱多,但并不想借,就被人讽刺为为富不仁。借了钱的人并不想还,就赖掉了钱,宁可牺牲人格和信誉,也绝不还钱。还有人欠了一笔债务,变成了老赖,被限制出行,也仍然不肯还钱。当然还有的欠了巨额债务跑到国外的不回来了,就算是赖了那笔钱。
借钱与还钱的逻辑并非那么简单,而是有很多深层次的关系。在农村,一个人没多少钱,却要办婚丧嫁娶的大事,就要借钱,还要亲戚朋友来凑份子,渡过难关,算是原始互助精神的一种表现。当别人家要办大事的时候,这个人也会给人家凑份子。这种借钱和还钱的逻辑比较简单,也比较理想化。但天下财富“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些人成了暴发户,而一些人却始终没有多少钱。暴发户就会遭到别人的嫉妒,很多人就都到爆发户家里借钱。倘若暴发户乐善好施,就会被人们说有良心,没有忘本,而且暴发户有钱,全凭乡亲们帮衬,其实相亲也没有帮助多少,是暴发户自己经营赚了钱。倘若暴发户不借钱,就会被乡亲们说成忘了本,为富不仁,被戳脊梁骨,甚至祖坟都可能被刨了。即便暴发户借出去很多钱,也主动拿出钱来给村里修桥铺路,也不会引发乡亲们的赞美,因为乡亲们认为他挣的钱都是乡亲们帮衬来的,而不是他自己能力所为,乡亲们就要向他借钱,借的数目并不多,有几千的,也有几百块钱的,大多借了以后就没打算还,算是这个暴发户报答乡亲们的“恩情”。这种“吃大户”的心态从古至今都存在,尤其是在消息闭塞的农村,很多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认为暴发户的钱是乡亲们的,他赚了乡亲们的钱,而不是他自己的。
在古代,商人不被重视,被说成“无商不奸”。商人赚了钱,等于赚了普通人的钱,即便他们变得富有,也不会获得任何赞美。乡亲们大多都是农民,不读书,不识字,不懂得天下大义是什么,只要能活下去就是好的。甚至很多农民长期挣扎在生存的死亡线上,却不会有任何命运的改变。一旦遭遇饥荒或战乱,农民们就会揭竿而起,而这个时候,乡里的商人或暴发户是最危险的,很容易被当成大户遭受打击。农民们会蜂拥而入,进入商人或暴发户的家里,把他们家里的粮食和钱财洗劫一空。一般来说商人赚了钱就会到城市居住,暴发户赚了钱也会到城市居住,而不会再和许多贫穷的农民住在一起,以免被当成洗劫的对象。农民们会先礼后兵,对于暴发户采用一定的手段,说是借钱,其实就是借了不还,只不过比抢钱文雅一些。有农民赌咒发誓,以自己的人格担保,借钱一定会还,但真拿到钱之后立刻变了嘴脸,花掉了钱却不会再还,即便商人派人催逼,农民也不会还钱。按照现在的价值观来看,黄世仁能借钱给杨白劳,就算是大善人,而杨白劳还不上钱,就应该拿喜儿抵债。倘若杨白劳赖账不还,就很可能会被黄世仁暴力催债。
现在的价值观完全颠倒了,和革命时期的价值观已经完全背离。革命时期的价值观是农民造反有理,无产阶级要平分天下财富,要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不能任由地主和资本家肆意妄为。而现在却完全颠倒了,不但出现了大量的资本家,而且出现了承包土地的大地主,他们都成了特权阶级的人员,可以凭借钱财胡作非为,而普通人挣钱不多,却并不会造反,因为造反的条件已经失去了,人们都能吃饱穿暖了,都能过上相对好一点的日子了,何必非得吹毛求疵呢?但还是有一些人喜欢投机取巧,要向别人借钱,花掉以后并不打算还,要赖账。因为借钱相对于挣钱来说要容易得多,表面上是借,实际上就是借了不还。这种模式和抢钱的实质没什么区别,出卖了信用和人格,当然也就觉得自己有道理了,但社会并没有到了“吃大户”的时代,只要凭借勤劳的双手工作,就一定能挣钱养活自己。好吃懒做的人却并不会这样,而是通过借钱的手段坑别人,有的还要坑银行,而最终并没有坑了银行,而是坑了到银行存钱的储户,坑了纳税人的钱。贪官污吏可以借贷不还,甚至有的侵吞国有资产,有的贪污几十亿,跑到国外,过上了逍遥快活的日子。上行下效,一些商人也会搞一些泡沫经济,投资几百个项目,处处都需要投资人砸钱,最终拿着投资人的钱跑到了国外,说是研发新能源汽车,却最终不回国,也就赖掉了大批的债务。
还有一些老赖欠债不还,却并不会被严肃追究,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难道法律鼓励这种欠债不还的投机行为吗?只要惩罚不严,就不会杜绝贪污腐败,不会杜绝老赖的产生。一些诈骗套路出现了,不但有电话诈骗,而且面对面的诈骗,有投资理财的诈骗,有卖保健品的诈骗等等,都是诱导投资人往里面砸钱,其实就是借投资人的钱来生钱。最终投资人血本无归,而诈骗犯拿着投资人的钱远走高飞,让投资人欲哭无泪。明明诈骗犯借钱不还,却过上了逍遥快活的日子,而投资人被骗之后,即便报警,也不能追回自己的财产。按照常理来说,借出钱的人是爷爷,给别人借钱的人是孙子。事实上却完全相反,等到还钱的时候,借出钱的人就要求借钱的人,成了孙子,而欠别人钱的人却不打算还,俨然高高在上,成了爷爷。说明个人信用不起任何作用了,而法律体系又没有规范化,没有对欠债不还的人予以严肃惩治,当然就会滋生很多投机取巧的行为,滋生很多金融诈骗犯罪。
借钱就要还钱,但很多人都喜欢借钱不还,借出钱的人就会日渐稀少。但银行可以放贷,网络平台也可以搞放贷经营,却收取高额利息,当然也能活得不错,说明很多人要想致富,仍然要靠借贷来经营。借贷给别人,本身就是一种资助,即便收的利息高一点,只要借钱的人能接受,就算是一种帮助,而不是仅仅为了利息而借贷。高利贷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里面有太多资本和权力的肮脏内幕,甚至有黑恶势力的直接参与,有公权力部门人员的投资,当然就不可能彻底清除。还是理想一点比较好,借出钱的人是善人,向别人借钱的人是急需要帮助的人,按照约定日期定时还款,没有太多的纠葛。双方你情我愿,没有任何强迫,也没有任何赖账的行为,社会经济就会飞速发展,当然这一切要靠法律强有力的保障,靠强大的执行力度做保障,不然只会催生越来越多投机取巧的行为,以至于有人认为钱成了原罪,其实是制度体系以及法律和执行出了问题,并非钱是原罪,也并非人性是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