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回龙寺社区

都会森林小区

“暖新驿站”

“现在,天冷了、工作累了能够有地方接杯热水喝,不仅暖手暖脚还暖心。”刚忙送单任务的外卖员李大哥,按照《赤水街道用“心”暖“新”服务指南》指引,来到回龙寺社区都会森林小区物业办公的“暖新驿站”接上开水,短暂休息后便又踏上了取餐的路。


从业人员在“暖新小店”休息后又奔赴下个取餐点

这一幕的发生,得益于自去年以来,赤水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回龙寺社区大华国际片区为样板,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构建“5分钟暖心服务圈”,以点带面,营造良好从业环境,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用“心”为“新”增添动力。

调研“新”实情 摸清“新”需求

赤水街道大华国际片区,位于简阳城市区域西北边缘地带,毗邻简阳北高速收费站,有2个物业小区和1个安置小区,2700余户4000余名群众在此生活、工作,由于周边商业体系还不够健全,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一大批新就业群体,成为连接千家万户、维系日常生活的重要纽带。据统计,该片区内有5家快递站点,共100余名快递工作者在此工作生活。“不管风雨、不畏酷暑,他们以实际行动传递着便捷生活的温度与人间的温情,也理应受到关心与关爱”赤水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毛英谈到在大华国际片区试点为新就业群体构建“5分钟暖心服务圈”时说。


街道工作人员于从业人员面对面调研


为此,赤水街道先后发动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在菜鸟、顺风、京东等8个快递物流站点、餐饮商户,围绕“进门、停车、找楼、休息”等4个方面对60余名新就业人员开展“面对面”调研。

“由于近期回龙大道辅路在维修,有时交通比较拥堵,导致外卖有时不能按时送达,用户会有抱怨给差评”

“物流站的三叉路口附近经常有车不规范停放,有时我们的物流车进出比较麻烦”

随着调研的深入,很多日常被忽视的细节被指出来。通过调研,共收集具体问题和意见建议20余个。

制定“新”举措,破解“新”困难

“发动热心公益的商家,免费提供开水、充电等服务”“组织网格、交管力量和物业人员不定期对大华小区对外路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进行劝阻”…… 在赤水街道办会议室内,与会人员围绕如何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展开了激烈讨论。不久后,一张包含5个方面任务、10项具体措施的《赤水街道办事处用“心”暖“新”重点任务责任清单》下发到了街道办相关部门,限期督办。


赤水街道召开用“心”暖“新”工作安排部署会

针对进门难、停车难、休息难等问题,由街道、社区逐一与3家物业公司负责人进行“点对点”沟通,达成“暖新小区”共建协议,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凭终端信息界面便可免登记进入小区送餐送件。同时,为位于大华国际物业区域内的5家快递物流站点划定专门停车区,由物业工作人员引导私家车辆有序停放,切实让快递物流运输从业人员车好进、车好停、件好运。发动6家热心公益个体商户达成“暖新服务”协议,免费为新就业人员提供开水、手机充电、入厕、休息等服务。


为从业人员提供药品


为外卖快递划定停车位

“目前,在大华国际片区,我们还有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回龙寺安置小区物业办公室、都会森林小区物业办公室等4处服务站点,可以提供‘暖新’服务,基本覆盖了整个区域,步行5分钟就可以到达最近的服务站点”回龙寺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久宁介绍。


赤水街道工作人员与辖区物业企业负责人沟通“暖新”工作

同时,为了进一步方便新就业人员,赤水街道还将相关服务内容、服务站点位置等信息汇总印发《赤水街道用“心”暖“新”服务指南》300份,精准发放至相关从业人员。自开展用“心”暖“新”活动以来,已为500余人次提供了相关服务。

发起“新”倡议 营造“新”环境


街道发动网格力量在各级网格群里转发倡议书

“他们很辛苦,我们应当多理解”,不久前,一篇《简阳市赤水街道用“心”暖“新”倡议书》在赤水街道各级网格群和街道微信公众号上转发,倡议物业企业优化管理制度,打通“方便之门”,呼吁从业人员安全出行,共育“文明新风”,号召群众理解尊重,营造“和谐氛围”,收到不少群众好评和响应。

倡议发出后,回龙寺安置小区物业立即将老旧楼栋标识进行更换,都会森林小区物业赓即在小区显著位置增设小区楼栋示意图。不到一周时间,大华国际片区各个小区在显著位置共增添、更换楼栋位置示意图4处、更新小区楼栋标识12处。


增设楼栋位置示意图


重新调整设置楼栋标识

“ 我们暖的不仅是‘新’,更是群众的‘心’,我们发出倡议,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营造尊重、理解、支持新就业群体良好氛围,提升从业人员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构建‘5分钟暖心服务圈’为从业人员增添‘新’动力,从而更好的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赤水街道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道。

下一步,赤水街道将坚持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动员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的从业人员加入微网格和志愿服务队伍,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基层治理。

记者 | 叶雨舟

部分来源 | 赤水街道

编辑 | 罗玉蓉

责编 | 曹礼芹

审核 | 夏渝喜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涉及版权、新闻线索等事宜请联系028—27222000


喜欢就鼓励小阳一个点赞↓+在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