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神奇。
曾经的春晚小品大王赵本山,在2025的新春,竟然带领着自己赵家班的兄弟姐妹们出现在了国际巡演上。
好家伙。
当我们这一代看着赵本山小品长大的80后90后,因为如今这些味同嚼蜡的小品而尴尬到脚趾抠地的时候,反而人家歪果仁都看上正儿八经的春晚了。
赵本山,已经离开春晚12年了。
那么其中,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2013年,赵本山直言不参加当年春晚,随即在哈文面前转身离去,现场一片寂静。
这竟发生在最终审核阶段,他为何突然如此?
赵本山曾是春晚小品之王,观众每年最期待的就是他的小品。
自1990年首登春晚表演《相亲》后,他便在春晚占据一席之地,随后的《红高粱模特队》、《卖拐》系列、《不差钱》等都是经典。
赵本山几乎成了春晚质量的代名词。
当时还有陈佩斯、朱时茂、冯巩等大师,小品一直是春晚重头戏。同时,专业歌手的演唱也极具观赏性,春晚成为除夕年夜饭时的必看节目。
然而,随着喜剧大师们相继退出,春晚魅力渐减,观众热情也随之消退。
2013年,赵本山缺席春晚,更让观众失望。此前他已宣布准备节目,却在春晚前20多天宣布退出。
据悉,原因是春晚总导演哈文要求赵本山修改剧本,他拒绝后双方不欢而散。
赵本山习惯提前两月准备两个小品,以备不时之需。
2013年,他先提交《相亲2》,被指笑料不足、缺乏教育意义,要求修改。他又提交《送蛋糕》,仍被要求修改。赵本山认为小品应搞笑为主,不需教育意义;而节目组则认为晚会节目需有教育意义。
哈文还希望引入新鲜血液,吸引年轻观众。
赵本山在春晚曾享诸多特权,如历任总导演拜访、压轴语言类节目、晚交剧本直接“保送”、专属休息室等。
哈文上任后,这些特权取消,不修改剧本就不通过。
赵本山选择退出春晚,转投辽宁春晚,大放异彩。而央视春晚则涌现“开心麻花”等新面孔。
近年来,春晚不断推出新面孔,流量歌手、爱豆等都能登台,虽有创新,但节目愈发乏味。
有喜剧演员平时搞笑,上春晚却不搞笑,似乎矫枉过正。
也有些演员根本放不开,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当演员不愿意自降身份当猴子的时候,猴子只能由观众们当,这当然不好看。
赵本山随口一句话,都比这些精心编排的小品好笑一百倍。
而他那句“小品不需要教育意义”愈发引人深思。创新还是守旧?赵本山特权虽不公平,但春晚观众流失更说明观众选择。
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