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利通区扁担沟镇利同新村的“共青团寒假爱心课堂”正式开课。这一活动由自治区审计厅驻利同新村工作队组织申报,并与利通区团委共同招募了8名本村及邻村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了“山海相连”青年志愿服务队,为50余名3至8年级的中小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程。



本次爱心课堂为期10天,课程设置多元,涵盖了书法、石膏彩绘、趣味英语、朗诵演讲、智力七巧板、体育运动以及“石榴籽”民族团结知识课堂等。此外,课堂还与利通区消防大队和红十字会等部门合作,为孩子们开设了消防教育、急救护理等特色专题课程,旨在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在开班仪式上,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详细介绍了课程的基本情况,志愿服务队也宣读了学生安全注意事项。驻村工作队张宇表示:“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本次爱心课堂是‘驻村帮扶+志愿服务’的探索,也是‘党建+团建’模式下乡村教育帮扶长效机制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石膏彩绘涂鸦》课堂上,张月花老师以“创作会”的形式,带领孩子们在一个个石膏彩绘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体会艺术带来的无限趣味。老师引导孩子们将灵感描绘于石膏像上,鼓励孩子们既要发挥想象,大胆创作,开启充满惊喜的艺术之旅。而在中国书法课上,海燕霞老师则以硬笔书法经典作品《九成宫醴泉铭》为导入,带领孩子们领略硬笔书法的技巧,从握笔到书写经典诗词,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属于自己的硬笔书法作品。



《“石榴籽”民族团结课堂》上,虎金花老师通过“破冰”游戏开场,介绍了各民族的风采和节日,讲解了民族团结的内涵与政策,并带领孩子们制作民族团结粘贴画,激发了同学们探索民族文化的热情,培养了他们的团结意识。



据悉,本次爱心课堂不仅有效缓解了中小学生假期无人看管的难题,还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开阔了视野、挖掘了兴趣。8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分别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宁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宁夏师范大学、宁夏医科大学等区内外高校,预计总服务时长将超过2000小时。志愿服务队还自主设计了专属Logo和“山海相连暖童心,志愿同行助成长”服务品牌,并制作了与课程配套的主题海报,充分展现了志愿者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通过实际行动,志愿者们不仅践行了社会责任,积累了教学和实践经验,更为乡村教育贡献了青春力量。(记录者:夏南)

责任编辑:吴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