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开始看以前的跑男,每看一期都忍不住的叹一句:如果是原班人马到现在那该多好。
那些经久的画面里,邓超喊出“We are 伐木累”时全场的哄笑,李晨在泥潭里被围攻却死死护住名牌的倔强,郑恺像猎豹一样冲刺后累瘫在地的狼狈……一幕幕鲜活得像刚发生一样。那时的他们,连尴尬都透着真实——陈赫偷懒被抓包时挤眉弄眼的狡辩,王祖蓝缩在角落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掩饰身高劣势,杨颖披头散发从指压板上跳起来尖叫,连眼泪都顾不上擦又冲向下一个关卡。
可如今再打开新一季《奔跑吧》,恍惚间竟认不出这是曾经让人每周五蹲守电视的节目了,诚然如今的节目也不错,但白月光终究是白月光。
最初的《奔跑吧兄弟》像一场没有剧本的冒险。节目组把明星丢进泥潭、逼上弹射椅、按在指压板,疼痛和胜负欲撕碎了所有偶像包袱。撕名牌时,王宝强能为了掩护队友硬扛三个人的围攻,邓超耍赖藏进垃圾桶却被镜头拍个正着,连Angelababy都敢素着脸在泥地里打滚。
那时的镜头总在晃动,嘉宾的喘息声、尖叫声、求饶声混作一团,仿佛观众就站在他们身后奔跑。现在的游戏却精致得像橱窗里的摆件:少了撕名牌的生死时速,多了些需要解谜卡或答题板的环节;惩罚从浇冰水变成贴纸条,连泥潭都铺上了防滑垫。每次看到弹幕里这个担心受伤那个担心破相的观众,都不免让人想起曾经都受过伤的MC。
邓超在百人赛跑中摔伤手臂,李晨被学士帽砸伤脑袋、、、那时候也会有观众指责节目组,观众也会担心,但更多的是被节目的真实和MC的尽责吸引,也就成就了当初火遍大江南北的《奔跑吧,兄弟》。
曾经七个人的化学反应像野火,就连口号也出圈。
“We are 伐木累”、“还有谁”、“天霸 动霸TUA”,作为《奔跑吧》的忠实观众(新的也看),实在想不出如今的节目有什么新的出圈口号。
最唏嘘的是连节目名字都瘦了身。《奔跑吧兄弟》变成《奔跑吧》那天,就像老友突然改了称呼。当初凌渡轿车的广告词“魅力战袍”和撕名牌时布料撕裂的声音一样刺耳却鲜活,如今满屏安慕希的蓝白包装优雅得像个装饰品。有次看到导演姚译添在镜头前比嘉宾戏还多,突然怀念起以前那位总躲在监视器后、偶尔被邓超拽进镜头的无名导演(如果不百度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叫什么)。现在的特辑会去茶马古道拍日照金山,会请文旅局合作拍非遗短片,可当李晨和郑恺戴着对视眼镜泪流满面时,弹幕都在问:“你们上一次为对方拼命是什么时候?”
十年能让一档综艺学会避开所有风险,也能磨平那些扎手的棱角。现在的跑男依然获奖无数,弹幕里“哈哈哈”也没断过,只是当节目组骄傲地宣布“本季零受伤”时,我总会想起某期花絮里,陈赫瘸着腿对镜头苦笑:“刚才撕名牌把鞋跑掉了,这段能剪掉吗?”——当然没剪,那双孤零零的球鞋至今还躺在2015年的某帧画面里,沾着泥,咧着嘴,像在嘲笑现在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