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12月15日的时候,一封电报“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情况的报告”放在了斯大林的办公桌上。而这份电报是苏联在人民军的一个军事顾问发给莫斯科的汇报,而这个人就是戈尔拉乔夫上校。那么这个内容是什么呢?引来了斯大林的一顿痛骂。



简单来说,这份报告就是向斯大林告状的,而要状告的人就是我国的彭德怀。那么要告彭德怀的什么状呢?在电报里,戈尔拉乔夫上校是这样说的:

  1. 志愿军在最薄弱环节没有组织强大突袭,各个军都在自己独立方向突击,兵力,兵器平均分布在整个战线上。
  2. 志愿军没有组建第二梯队,导致第一梯队取得的战果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 志愿军在前线进攻的部队一点都不坚定,导致美军在毫无阻力的情况下轻松撤退,让他们有了重新部署的机会。
  4. 志愿军在美军最危险的时刻,停止了攻击。



大概戈尔拉乔夫上校在电报中的内容就是这些。从这一点中能看出,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懂军事的人。结果却遭到了斯大林的痛骂,并要求他立刻回国。苏联的这位上校虽然遭到了上级领导的痛骂,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他确实将彭德怀在这次战场上的破绽都给说出来了。无论是兵力的布局,还是打仗的方式等等,他观察得很是仔细。那么既然彭德怀有这么多的破绽为什么这一战还能获得成功呢?



主要还是因为,苏联的这位上校虽然看出了破绽,却不懂彭德怀为什么要这么做。简单来说这就是彭德怀的战术。彭德怀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他的打法就是不要预备队,将全部的力量都放在了一线。这样做很简单,因为当时的彭德怀已经看清了美军的进攻方式,美军的预备队不足,后方是一片空虚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志愿军只要能形成突破,那么获胜的概率就非常大。



苏联的这位上校虽然看出了彭德怀的破绽,却不知道彭德怀的用意,更没有看出来美军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彭德怀的这种打法是根据美军的情况制定的。如果美军开始反击,志愿军是没有支援部队的,只要美军形成突破,那么后果是一样的。



从苏联这位上校的分析中就能看出彭德怀在作战这方面的能力有多强。他可以冒着风险这样与美军打拼,说明他内心是有把握的,再加上志愿军当时的兵力也只允许彭德怀这样去打,只不过在兵力安排上,彭德怀可以说做得非常完美。而彭德怀的破绽除了苏联的上校看出来外,美军的中将也看出来了,并且他还作出了相应的对策,只是这一仗最终还是彭德怀胜利了,这是什么原因。



虽然苏联上校和美国中将看出了彭德怀的破绽,当时他们却没有想到一点,那就是彭德怀的这种兵力部署是可以变招的。也就是说这两人只是看出了破绽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当时彭德怀在打这一仗的时候,这样的部署方式是有几种变化方式的。首先是切断美军上下夹击造成的包围。原本美军的布局是,右上角的部队与志愿军抗衡,在顶不住的时候下方的部队就可以支援上方的部队。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计划早就被彭德怀识破。



彭德怀人113师穿插三所里,也就意味着志愿军在美军右上角和右下角的部队之间钉入了一颗钉子,美军两个集团之间的联系也就被切断了。这样志愿军与美军右上方的战斗也就变成了切断后路的包围攻击。可以说彭德怀的这一步棋是弥补了自己的破绽,从而也破解了美军所谓的完美战术。

至于这一仗的结局大家都知道。美军陆军迎来了史上最大的惨败,而志愿军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那么美军的中将沃克和苏联的上校都懂军事问题,他们也看出了彭德怀的破绽,为什么还能输呢?其实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彭老总实在是太高明了。这一仗也算是给这两位外国友人好好上了一课吧。

当初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后,美军政府依旧要坚持以军事进攻迅速占领全朝鲜。为此他们还准备发动总进攻,计划在圣诞节之前结束朝鲜战争。而当时彭德怀在这一次战役胜利之后也作出了判断,认为联合国军可能会重新组织进攻,所以彭德怀提出了巩固胜利的方针,克服当前的困难,准备再战的方针。如果敌人再一次进攻,就深入敌后歼灭敌人。



所以在11月6日,联合国军进行试探性进攻的时候,志愿军就已经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开始进攻。一部分的部队与敌人正面交锋,诱敌深入,慢慢将主力向后转移。在志愿军的迷惑下,联合国军全线北进。最终在21日的时候被志愿军诱入了提前预定的战场。就这样,在志愿军的一步步诱导之下,美军一步步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无奈只能选择撤退,第二次战役也就这样获得了成功。



而这场战役的成功,也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粉碎联合国军想要全线占领朝鲜的企图。解放了朝鲜北半部除了襄阳以外的全部地区。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的战局。

而在这一场战争中,志愿军对南朝县君,土耳其旅大部和美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共毙伤俘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此外,并缴获与击毁各种炮1000余门、汽车3000余辆、坦克与装甲车200余辆,缴获飞机6架。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伤亡3万余人。



历经29天的战役,成为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战略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次胜利。而这一仗的胜利也超出了毛主席对抗美援朝以及第二次战役中的预想。这一次的胜利可以说震惊了全世界,在全世界中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志愿军的这一仗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我国惊经一直落后挨打的形象。



这一仗,彭德怀可以说是超乎正常发挥的表现,让美军和苏联重新认识到了我国的军力有多强。最可笑的是,这两人虽然看出了彭德怀的破绽,却不知道他的用意,导致美军在重新部署最初相应对策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如何做,导致最终失去了胜利。都说美军是不可战胜的,从这一仗中看,似乎也并不是这样的。



那么说了这么多,苏联的上校在看出彭德怀的破绽之后,为什么还会遭到斯大林的痛骂呢?其实戈尔拉乔夫当时是作为朝鲜战争的顾问,在与彭德怀元帅一同进行军事战略部署的。在这个过程中,戈尔拉乔夫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意见,但是,彭德怀都没有采取。于是他就发电报状告了彭德怀。想要让斯大林那边对我军施压。但没想到的是不仅斯大林没有给我军施压,反而还将他一顿呵斥。而彭德怀则成为了斯大林眼中的军事天才。



当时的斯大林似乎已经知道了彭德怀这样部署的原因。斯大林曾说过:“彭德怀以那样的劣势装备上阵迎敌,勇气可嘉,还最终给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重重一击,不愧为当代的天才军事家。”对于斯大林对彭德怀这样中肯的评价,我认为彭德怀是完全可以受得起的。因为在朝鲜战争中的每一次战役,彭德怀都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指挥艺术。他会根据对方军队的战术部署以及战况来调整自己军队的部署情况,而不是一成不变,这是一个军事家应该有的作战方针。



在第二次战役中,美军在我军面前吃亏之后一直记恨在心。所以安排部署了更加强大的空军和优良装备,想要给我军一个狠狠地教训。而这个时候彭德怀也抓住了美军的这个心理。他开始故意示弱,将我军撤退出了30里,并且根据形势,他调整了作战策略,从之前的防御战术变成了主动战。彭德怀决定截断敌人的退路,分割包围的方式来作战。彭德怀对美军实施了瓮中捉鳖的计划,这让敌军很是受伤,最终在失败之后,美军也只能窝着一肚子火节节败退。



从朝鲜战争中能看出,彭德怀是一个非常善于打心里仗的一个军事家。在面对敌强我弱的战局的时候,他懂得瞄准敌人的弱点,并且灵活地运用兵力,让我军的兵力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种战术也让敌军屡屡受挫,最终无奈签订了停战协议。在这一次战役中的表现,彭德怀可以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想象。有人认为,这一仗如果林彪愿意去,可能效果也不会有彭德怀的效果好。当然了这只是想象,林彪当时是不支持这次的支援的。但事实上证明了,毛主席的决定是对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