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秋天,延安陕北公学大操场上面,审判长雷经天当众宣读了毛泽东的一份信:“雷经天同志:你得及黄克功的信均收阅。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当此国家危急革命紧张之时,黄克功卑鄙无耻残忍自私至如此程度,他之处死,是他的自己行为决定的。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请你在公审会上,当着黄克功及到会群众,除宣布法庭判决外,并宣布我这封信。对刘茜同志之家属,应给以安慰与抚恤。毛泽东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日。”而这封信的涉及人就是黄克功,时任中国人民抗日政治大学(以下简称“抗大”)第15队队长。为什么我军革命将领会得到主席的亲自回复而处决呢?他犯了什么错误而让主席亲自回信呢?且听作者君慢慢道来原委。



毛主席亲笔信

黄克功其人

黄克功是江西南康人,家庭是贫农出身,1927年就加入了革命队伍,1930年加入到中国工农红军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老资格的革命军人,曾经在红军队伍中当过班长、排长、连长。营政治教导员、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团政委。在二渡赤水的娄山关战役中立了大功。在井冈山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中都有着赫赫战功,年纪轻轻已经升任为旅级干部,前途一片光明。可是正是因为年轻有为却也有着年轻人的不良习惯。比如说自恃年轻有为,立过战功而比较骄横,很多领导上级多方面的委婉或者直接的提醒却被当作耳旁风。直至犯下大错才认识到我们党领导的军队是和旧社会的官僚主义是有天差地别的区别的。



艰苦时代的恋爱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祖国正处于厄难之中,很多的仁人志士抛家舍业的为了我们的祖国挣脱帝国主义的蹂躏而贡献了一腔热血甚至于是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但是在艰苦奋斗的同时也阻挡不了年轻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当时我军很多将领是比较年轻的,而且经历了战场的厮杀过后更有一种铁血柔情的刚性美,而当时全中国上下的进步青年都在源源不断的向延安革命圣地奔驰而来。其中有很多的年轻女知识分子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容貌清秀、活泼有气质、年轻而知性的好姑娘。当时的黄克功年仅26岁,在红军到达陕北之后,进入了抗大学习,随后留校任教。任职军政大学第十五、六、队队长,而我们今天的女主人公正是在黄克功的学生刘茜。刘茜原名董秋月,老家是山西定襄人,在太原友仁中学上学期间思想进步在接触到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后更加坚定了通过自己的力量救中国的决心,在稳定了思想后毅然舍家弃学冒着巨大的风险通过了敌人层层的封锁线抵达延安。延安当时的年轻人比较多,很多刚刚到达延安的青年学生为年少有为的年轻将领而吸引。而打动了刘茜的心的人就是当时任职她队长的黄克功,二人相识而相知,慢慢地就擦碰出来爱情的火花,经常写信互道衷肠,感情也很好。

1937年9月,陕北公学成立,“抗大”第十五队全体人员调回陕北公学,不久黄克功被调回“抗大”转任第六队队长。以后两人接触少了,关系渐渐疏远起来。但黄克功依然对刘茜追求不已,还数次想办法托人给刘茜送花、赠礼。同时,他看到刘茜与其他男同学有来往,便心怀嫉妒,写信责备刘茜,并迫切要求立即结婚。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两人因为家庭出身和成长经历的不同而引发了不同的意见,最后产生了难以弥合的裂缝。少女刘茜对爱情充满幻想,渴望浪漫,她在给黄克功的一封信中说道:“我希望这态度永远下去好了!将来的问题,将来再解决,你不要再急急地想结婚……”“我希望我的爱人变成精神上的爱我者。”在另一封信中她强调了爱情的共同基础:“爱情不是建立在物质上的,而是意志认识的相同,你不应用物质来哄我,这是我拒绝你送我钱和用品的原因,希望你不要那般的来了,你无形中做了降低朋友的行为。”她写信讲述了她的人生观念和爱情观念,认为黄克功并非她的人生和革命的终生伴侣,想和黄分手,而作为有一部分旧时代影响的黄克功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

黄克功对此恼羞成怒而渐渐丧失理智,认为“失恋是人生莫大的耻辱”。他忘却了自己是革命队伍中的干部,放弃了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更全然不顾当时国家民族正处于空前危难的形势,陷于私欲膨胀、恋爱第一的泥淖中不能自拔,萌生了杀害恋爱对象藉以发泄私愤的可怕念头。

求爱不成,暗下杀心

黄克功在被刘茜明确地拒绝后心态失衡,但是又急于挽回这段爱情,10 月5 日晚饭后,黄克功佩戴勃朗宁手枪,偕同“抗大”训练部干部黄志勇来到陕北公学寻找刘茜,见到她还相随着董铁凤等数位同学,提出要与刘茜单独谈一谈。刘茜只好离开同学,跟随黄克功走向河边散步。这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结伴同行的黄志勇见他俩有私人话要说,便识趣地先行分手回到学校。黄克功交谈中要求公开宣布结婚,刘茜却以坚决的态度和严厉言辞断然表示抗拒。气愤之下,黄克功立即拔出手枪对刘茜进行威胁恫吓。刘茜依旧拒绝不从。两人的冲突迅速激化,黄克功失去理智,竟然以消灭敌人的枪弹对准革命同志扣动扳机,刘茜被击倒在地。她忍着伤痛大呼救命。然而,黄克功却愈发像一头发疯失控的狮子,残暴地再次举枪朝刘茜的头部补了一枪。刘茜当即被打死。

事后黄克功迅速回校。他麻利地脱下外衣和鞋子等逐一进行细致清洗,并且将手枪擦拭干净,企图消除作案留下的证据。还在刘茜过去谈恋爱的信上加填上10 月4 日的日期,藉以作为反证掩人耳目……



严正法典,主席挥泪斩马谡

狱中的黄克功虽知罪已至死,但依旧幻想凭自己的老资格可以从轻发落,他给毛主席写了求饶信,除了忏悔罪行,还希望念在自己以前的贡献,留他一条生路。对于杀害刘茜,黄克功的理由是“我杀她是因为她公开和不公开地破坏我的名誉”,自己生气,拿枪吓唬她,刘茜抢夺枪支,走火了,到此时,他依旧没有发现自己的真正问题。

抗大副校长罗瑞卿一直器重黄克功,认为他打仗有一套,而且年轻,曾去狱中看过他,对于这个战争中生存下来为数不多的精英感到非常惋惜,但罗瑞卿原则性很强,他把群众的意见如实向毛主席做了汇报,毛主席愤怒的说“这样的人不杀,我们还是共产党吗?”,但想到黄克功是和他一起经历过井冈山斗争和万里长征活下来的极少数干部时,他眼睛湿润了,最终,毛主席含泪批复了信件,决定将黄克功案交给人民公审

案发的后的第五天,陕北公学大操场上悄悄搭起一个十几张桌子组成的公审大会,来自学校、部队和地方的几千人参加公审大会,会上,黄克功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经过,他只有一句申诉的话“她先允结婚,后反悔并拒绝结婚是玩弄革命军人”。

审判长雷经天特意问他“在哪些战斗中受过伤、挂过彩”时,他解开衣服,身上就像伤痕累累的老树皮,当问他有什么请求时,他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如果必须执行死刑,希望死在与敌人作战的战场上,不愿死在自己人的法场上,如果允许,给我一挺机关枪,由执法队督战,我要死在同敌人的拼杀中,如果不合刑律,那就算了“,面对这样一个有重大贡献的功臣,很多人留下了同情的眼泪。

短暂的休庭后,审判长宣布了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面对这样的判决结果,黄克功似乎早有预料,他没有做出任何反抗动作,只是悄悄转过身去,面向群众,举起双手高呼”!“中华民族解放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10月14日,《新中华报》报道了这一案件,标题是《高等法院日前公审黄克功枪杀刘茜案——群众要求枪决严肃革命纪律》。报道内容为,“本报特讯:边区最高法院,十一日组织公审黄克功枪杀刘茜案。审讯结果,黄克功自己承认,因为刘茜拒绝他的求婚要求,而实行强迫,终于不遂而以手枪举枪杀了刘茜。这是苏区中从来所未曾见过。黄克功这种卑鄙行为,是一个革命军人所不容许的。这种为着个人恋爱,抛弃了过去艰苦斗争光荣历史,不顾目前抗日救国的重大任务,破坏红军纪律,违反革命政府的法令,以最残忍手段,枪杀革命同志,这是革命队伍中的败类,凡每一个到会的同志,无不咬牙切齿,痛斥这种行为是惨无人道的,一致要求法庭实行枪决,以严肃革命纲纪,法院为执行群众要求与法律起见,特于公审大会将黄克功执行枪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