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一篇文章讲的是虚假自体和寻求确认,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心理动力和心理结构。

精神分析也被叫做心理动力学,但是精神分析不仅要分析心理动力,也要分析心理结构。动力学概念指的是人格中可活动的部分,结构性概念则指的是更为稳定的部分。动力学概念涉及驱力、力比多和贯注,心理结构涉及自我、本我、超我、防御、性格以及信念。我们分别来解释一下两者的含义。心理动力出现的前提是我们有生理需要或者心理需要,我们处在一种匮乏的、不平衡的状态之下。心理动力驱使我们采取行动,来满足内在的匮乏感以维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比如说我肚子饿了,那么就会有一种力量驱使我寻找食物。当我吃饱之后,这股力量就会消失。我吃饱之后呢,感到有些困倦。那么就会产生一股力量驱使我去睡觉。



那么能够作为心理动力的因素都有哪些呢?首先来说我们要生存,要活下去,这是我们的第一动力。其次我们不管作为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都有繁衍生息的需求,这算是第二动力。最后我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兴趣爱好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和富有成就,这算是第三动力。由这三大动力衍生出其他的动力,比如我们要通过学习来提升工作能力,工作就是为了能够养活自己。再比如我们要通过建立亲密关系来满足生理需求以及依恋需求。为了建立亲密关系,一个人就会努力吸引别人的关注,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为了追求快乐你会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对于你喜欢的东西你会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就是贯注。有时候你对某一兴趣感到厌倦了,就会驱使你进行创造和改进,于是我们看到一些人发明创造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