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九派新闻

2月9日是世界牙痛日。九派新闻注意到,“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的情况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不少人在吃冷、热、甜、酸食物时会感到牙齿疼痛,但把此归结于“牙齿敏感”;抑或当出现牙龈出血、红肿等是牙周表现时,很多人误以为是“上火”而不加以重视,认为只是暂时现象,并且相信这种情况会随着上火症状减轻而改善。

近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邬兰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以上推断并不完全正确。同时,牙齿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自愈的,只有在极少数特殊情况下才可能出现暂时性的缓解。


邬兰。 图/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她介绍,牙齿敏感的主要原因是牙齿表面的牙釉质保护层被破坏,导致牙本质暴露,如磨耗、楔状缺损、牙折、牙周萎缩致牙颈部暴露、龋病等均可发生牙齿敏感。“但蛀牙也可能引起牙齿酸痛。而且早期的龋齿无明显症状,如果龋坏逐渐加深,进一步加深累及到了牙神经,就可能引起牙痛。”

此外,她补充,“上火”是中医的概念,通常表现为口腔内的不适,但其能否自愈取决于具体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如果上火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需要高度警惕是由于口腔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引起的。

她强调,在判断是否需要治疗牙齿问题时,应以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性为依据。当牙齿敏感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且已经影响到日常饮食和生活质量时;抑或口腔溃疡长时间不愈合或反复发作;或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时面对牙齿敏感问题时,就需要及时就医,让医生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评估。

对于长期或剧烈的牙齿疼痛,邬兰表示,牙痛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还可能对全身健康产生广泛的影响。“一方面可能提示着更严重的口腔健康问题,如龋齿、牙髓炎、牙周病等。另一方面,牙痛与身体健康也紧密关系。研究表明,以牙周病为代表的口腔炎症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种全身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牙痛可能是口腔炎症的一种表现,长期的口腔炎症可能会增加多种全身疾病的风险。”

因此,她强调,一旦出现牙痛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并保护全身健康。而对于已经出现牙齿问题但尚未感到牙痛的人群,“最主要还是早发现,早治疗。”

她提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止问题恶化,如加强日常口腔护理;调整饮食习惯,减少糖分摄入,避免过多的咀嚼坚硬食物,降低牙裂风险;还应定期检查和清洁,“每半年洗牙一次去除牙结石和牙菌斑,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病。”

九派新闻记者 李恺

编辑 武菲菲 付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