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为何对沙僧很客气?卷帘大将下凡隐藏巨大秘密,与玉帝有关

唐僧第二次将孙悟空赶走,师徒间的关系由此彻底破裂,一场真假美猴王公案,又一次在三界闹得沸沸扬扬。

后来从西天灵山如来佛祖处得到的答案是,这场闹剧是因为齐天大圣孙悟空的“二心争斗”所为。

什么是“二心”?《黄帝内经》中说:心乃君主之官,为五脏之首,心水正乃病侵…

五脏中,心中藏神,肝中藏魂,肺中藏魄,脾中藏意,肾中藏志。

按照如来佛祖的说法,孙悟空是因生了嗔愤之心,怨恨唐僧无情无义,这才招引来了六耳猕猴。



唐僧和孙悟空就此分道扬镳,后来在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的亲自安排出面协调下,师徒二人方才破镜重圆,保证了三界西游取经工程的顺利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唐僧和孙悟空两次分手,回到花果山,乃至后来继续西行取经,孙大圣和猪八戒,一是金公,一是木母,二人五行属性,关系一直打打闹闹,甚为不和。

有细心的读者注意到,孙悟空对三师弟沙悟净却一直是尊敬有加,很是客气。

为何生性急躁的孙大圣,特别喜欢沙僧呢?在以往的名著解读《西游记》系列文章里我们曾分析过,大致有以下原因:

其一、孙悟空本体五行属金,沙僧本体五行属土,土能生金,二人关系因此相互帮助;



其二、孙悟空生性急躁,刚正,办事容易冲动,沙僧却处事冷静,圆通,能让大师兄关键时候冷静下来,双方性格互补;

其三、八戒与沙僧的关系微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符合团队合作与竞争的策略。

孙悟空克八戒(金能克木),八戒又克沙僧(木能克土)。吴承恩老师在《西游记》原著中八戒流沙河收降沙僧时,就说过:宝杖轮,钉钯筑,言语不通非眷属。只因木母克刀圭,致令两下相战触。

这里的“木母”,指的还是猪八戒,刀圭则指的是沙悟净。二人当年都曾在灵霄宝殿相会过,那时的他们:一个曾任总督大天蓬,一个曾为御前大将军。

其四、沙僧在三界的背景资源很深,曾是玉皇大帝身边的红人。



“宝杖原来名誉大,本是月里梭罗派。吴刚伐下一枝来,鲁班制造工夫盖。里边一条金趁心,外边万道珠丝玠。名称宝杖善降妖,永镇灵霄能伏怪。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或长或短任吾心,要细要粗凭意太。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值殿人圣参,卷帘曾见诸仙拜。”

沙僧在与八戒大战时,曾经讲到过自己的随身法宝来历,原本是广寒月宫里的常绿乔木打造而成。可以像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一般随心意,或长或短,或粗或细。

而沙僧在天庭做官时,最为辉煌的时刻曾官拜大将军或者是上将军,成为玉皇大帝身边的贴身护卫,腰间悬挂有虎头牌,他持降妖宝杖值班时,三界诸众神仙见到他,也要参拜。

一句话,沙僧也是个见过大世面,有大背景资源,会大神通的人。



沙僧之所以能成仙,是他在乾坤万里云游之际,遇到过一位真人,传授法术神通,证得金身,三千功满飞升成仙,得到玉皇大帝的敕封。

关于沙僧当年遇到的真人师父是谁?西游记原著中,并没有具体谈到。有人根据沙僧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会上,失手打碎琉璃盏,遭遇杀头之祸时,被赤脚大天仙出班所救,推断沙僧师父或是赤脚大仙。

网络中,还有观点认为,沙僧的师父是封神中更为厉害的陆压道人。



孙悟空加入唐僧取经团队中的第一个人,也是观音菩萨当年最早渡化的一个人。

取经团队整合了天庭、佛、道,乃至龙族等三界各方有影响力的力量,沙僧便是天庭,乃至玉帝在取经团队中的形象发言人。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沙僧委屈求全,被贬到流沙河,阻拦西行取经人,直到三界达成一致意见。有着天庭强大资源的沙僧,从始至终,却一直对孙悟空很友善,孙悟空因此对沙僧也是很客气。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