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影春节档,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历史票房第一,炸裂般的表现,华丽落下帷幕。春节档的数据也出来了,总的票房节节攀升,创下了历史新高,国人为之振奋!但是,仔细分析一看数据,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票房份额《哪吒之魔童闹海》竟然占据了56%,《唐探1900》再分去22%份额,其他家只有喝汤的份了,当然,这就是市场法则。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从票房份额的占比来看,会发现:中国电影俨然进入“赢者通吃”时代,这是个不好的信号!
什么叫“赢者通吃”?其实这是互联网泛滥时代特有的产物,也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表现,“赢者通吃”,就是互联网思维!赢者通吃的市场,它描绘的是这样一种景象:某一家企业获得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其他几家企业只能分得少量的市场份额,剩余的众多企业则只能争夺微薄的市场份额,且往往难以长久生存。我们回头看看春节档电影份额占比,会发现,是不是也逐步进入这种不健康的状态?或者说有这样不好的趋势?
互联网思维赢者通吃,如果在电影艺术领域泛滥,会导致很多危害。
首先,“赢家通吃”抑制了创新和多样性。这个很容易理解,一家独大,其他电影投资者和创作者没钱赚,甚至亏本,那就影响创作者的生存,无法创作,更谈不上创新。一家独大,何谈多样性?这次春节档电影,哪吒2和熊出没,两个这样动画动漫题材电影票房份额竟然占据了 60%以上。
其次,“赢家通吃”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资源分配的不均是赢家通吃市场的一大特征。电影要大卖,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排片,再好的电影,排片不理想,会极大影响电影的销售,电影市场,“赢家”当然排片占比会越来越多,而有的影片则只有很小的排片,或者时段非常不好,也就越来越加剧了电影市场销售的两极分化,赢家越赢,输家越输!这客观上导致了社会不平等。
最后,“赢家通吃”减少了消费者选择的多样性,同质化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凝聚力。“赢家通吃”有个重要特点就是排他性竞争,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电影市场,哪种题材大卖,资本就会趋之若骛的投资这种题材,这样就会同质化严重,题材单一,这样消费者的选择面就少了。文化艺术需要多元化,百花齐放,这样才是健康的生态,文化艺术才有活力,也才能蓬勃发展。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专门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八个问题中的第五个提了出来,从此“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也正是这个“百家齐放”的艺术方针指引着我们艺术工作者,创造出数不胜数的艺术佳作,创造出无数脍炙人口的电影,文化艺术市场健康蓬勃发展,电影水平越来越高,正突围亚洲,逐步走向世界!
总之,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创新高,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不太好的趋势,一句话: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