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当前中国已服役的最先进,也是最强大的驱逐舰是055型驱逐舰。但论及生产数量,我国排水量和吨位都少一大截的052D型驱逐舰反而生产得更多。
所以为什么中国不直接生产强大的055大驱,而是要生产更多的052D型驱逐舰呢?
(052D驱逐舰)
055大驱的定位问题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分别是两款驱逐舰定位的问题,以及055大驱进度的问题。
在定位上,055大驱是我国的主力军舰,052D则是我国的“打杂舰”。
(052D驱逐舰)
需要注意的是,军舰不是全部都是强力军舰最好。因为强力军舰的使用成本会更高,但很多活偏偏用不那么先进的军舰就能干。
比如说护航任务,一般用054护卫舰就能干。执行外出访问任务,052D驱逐舰和054护卫舰都能解决。
至于055型大驱,一般都是执行和美国舰队对峙这种具有极高危险性,以及本身就需要军舰性能强劲的任务。
(055大驱)
从以上情况能看出,中国海军执行的绝大多数任务,都用不到055大驱这种性能强大的军舰,055大驱在很多时候属于“性能过剩”。
但偏偏055大驱的成本又非常高,外界猜测其造价达到了60亿人民币以上。相对比之下,外界普遍猜测052D型驱逐舰的造价在40亿人民币以上,对比055大驱造价降低了30%左右。
在造价更低的情况下,052D能干的活却非常多,基本上055大驱能执行的80%的任务052D驱逐舰都能干。
(052D驱逐舰)
因此对中国海军来说,以少量055大驱加上大量的052D型驱逐舰,无疑是更有性价比的选择。
对于中国的选择,其实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反面案例,那就是美国的海军。
冷战结束后美国退役了全部的护卫舰,只服役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这种“主力军舰”。
(美国驱逐舰编队)
按照美国的设想,这种配置减少了护卫舰的维护支出,能以更少的军费维持更多的战斗力。
但结果和美国预料的正相反,因为没有了护卫舰,美国海军需要执行的大大小小的任务全都得用主力军舰去干。
结果就导致美国这些主力军舰老化速度非常的快,美国海军反而需要支出更多的维护费用。
(美国驱逐舰编队)
到了现在,美国也正计划服役新的星座级护卫舰,以减少美国主力军舰执行任务的频率,延缓军舰快速老化的情况。
我国吸取了美国的教训,知道海军中全部服役主力军舰反而会增加军舰的维护支出,那自然会选择生产大量052D型驱逐舰,只生产少量055大驱。
(中国055大驱)
055大驱是“过渡军舰”
在055大驱的进度问题上,其实055大驱虽然强大,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能算“过渡军舰”。因为055大驱很符合当前中国海军的需求,但不符合未来中国海军的需求。
在当前,我国055大驱的定位主要是在近海区域打赢海战,但在未来,中国需要一支能进行远洋航行和作战的海军。
(055编队作战想象图)
美国伯克级驱逐舰的续航为4200海里左右,英国45型驱逐舰的续航能力在7000公里左右。
横向对比之下,更大的055大驱续航能力应该在6000~8000海里左右。
在实际作战时,考虑到作战转场、往返等多方面因素,055大驱的战斗半径应该是2000~3000海里左右,大约为3700公里~5500公里左右。
(055大驱)
这个作战半径实际上并不算大,仅能支持中国海军在亚太区域作战。
如果055大驱要获得远洋作战能力,就需要提升自己的吨位,并考虑很多远洋设计,比如说更大的排水量、船员更大的生活空间、更稳定的各种子系统、对不同温度海域的适应能力等等。
很显然,第一批的055大驱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
因为055大驱诞生太晚,加上中国海军发展速度太快,导致055大驱刚刚造了一个批次,其配套实力与需求之间又有了差距。
(建造中的055驱逐舰)
因此我国055大驱的建造就需要缓和下来,期间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进。
第二批次的055大驱在排水量上可能会比第一批次055大驱更大,且上面的很多设计会更考虑远洋航行和作战问题。
后续随着055大驱的持续改进,到055B型驱逐舰的时候,这型驱逐舰的排水量可能达到1.6万吨甚至是1.8万吨,以获得更强的远洋巡航能力。
(055B型驱逐舰想象图)
中国航母和驱逐舰的生产进度问题
其实这一点和中国航母的发展是相互印证的。
中国驱逐舰的建造速度远高于中国航母的建造速度。当前中国的大型驱逐舰已经有50艘左右了,美国方面有大约70艘。
按照中国当前的驱逐舰建造速度,我国在2030~2035年前后就能在大型驱逐舰数量上和美国持平。
(中国生产的驱逐舰)
但是中国航母的建造速度要慢很多。当前中国每隔5年下水一艘航母,等中国有10艘航母的时候,已经是2057年前后了。
也就是说,中国在航母数量上追上美国海军,要比驱逐舰数量追上美国海军慢了大约20年。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远洋作战的问题。
驱逐舰是很好的近海防护武器,其海战能力较强,将其部署在亚太区域,可以有效的抵御美国海军的进攻。
(中国驱逐舰编队)
航母则是一种明显的远洋进攻武器,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跨越大洋,将“战斗机”送到远隔万里的敌国上空。
当前中国海军的定位还是“近海海军”,所以需要大量驱逐舰而非大量航母。
随着中国海军的发展,在大约20~30年之后中国海军将成为“远洋海军”,所以我国以每隔5年一艘的速度建造航母。
(中国航母下水)
现版本的055大驱当前还不适合远洋作战,在经过改进后,大约10~20年后,“远洋版055大驱”就能形成足够的规模和战斗力,这和中国航母发展是相互匹配的。
信息来源:
【1】参考消息·《美媒:美军“星座”级护卫舰交付日期或延误三年》
【2】中国日报网·《中国海军走向远洋势不可挡 专家:远海训练将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