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一度比冰场还“冷”——

2月8日,哈尔滨亚冬会短道速滑比赛现场,在“亚冬首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项目中国队爆冷失利后,似乎也对中国队之后的男女1500米、500米两个单项产生了一些影响。冬奥冠军武大靖在央视解说时也曾猜测:中国队之后在单项比赛中的身心状态,或许受到了此前接力项目出现意外的影响。


按照惯例,每一项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都可以有选择性地在采访区接受媒体采访,和媒体一同交流赛后感受。但在当天,赛后采访区气氛始终有些沉重,绝大多数中国选手并没有在采访区停留。即使在当日最后一项男子500米决赛中,林孝埈顶住压力杀出重围,获得他在加入中国队后在亚冬会的首枚金牌,但从比赛结束到颁奖典礼,整个过程中,林孝埈始终面色严肃,没有胜利者的笑容,也未在采访区做过多停留

事实上,2月7日亚冬会短道开赛日,中国队原本是霸气开局,所有选手全部“丝滑晋级”。在8日的几场决赛中,中国队部分选手却状态各有不同,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意外状况。8日赛后,现场不少媒体猜测混合接力失利原因:或许是势在必得,或许是太想赢了


对此,获得女子500米第四名的王欣然赛后简短接受采访时表示,运动员其实一旦站到了冰场,就如同上了战场,“就不会去想状态,有什么能力,就用什么能力去比赛,不会特别专注在调整状态。”

武大靖也在比赛结束后评价这场比赛,亚冬会上演“中韩大战”,对中国队年轻选手是一次很好的历练,无论是战术还是经验积累,都是很好的提升机会。此前,韩国名将朴知元也表示,比赛的时候,他也会观察和感受场地、冰面条件的细微变化不同。有经验的选手,会通过一场一场比赛积累大赛经验,这才是真正目的。哪怕是失败,经验和成长比结果重要。

女子1500米银牌得主、中国队公俐,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项目队友们发挥得都不错,在场上有位置配合,很有默契,她和臧一泽最终分获第二、第三,非常开心。她坦言,1500米赛前,她参加的第一场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最终的比赛结果还是会“稍有影响”。“其实赛前,中国队本来就预期过各种结果,不是没有失望,但最后没气馁,保持了冲劲。”她表示,毕竟参赛多年,一场比赛,无论得失,队员们都会积极调整心态,准备后续的比赛。


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当日最后一场比赛男子500米决赛,即使现场状况频发、一波三折,林孝埈最终还能顶住此前混合接力失利的巨大压力,在3次发枪后,最终还能拿下一枚金牌。同场的孙龙尽管最终拿到第4名,但他在前半程持续领滑,帮助林孝埈打开了局面,保存了体力。


此前,一向少言内向的林孝埈,在一次采访时曾表示,哈尔滨亚冬会时隔8年举行,又是自己从未拿到过金牌的赛事,他因此对亚冬会非常期待,也非常重视。

在那次采访中,他说自己最渴望拿下的,就是男子5000米和混合2000米接力的金牌。

他谈到了是什么让自己变得更加有信心——“是跟队员间之间的配合,一个眼神,就知道彼此在想什么”——这是长期训练所达成的默契。

对于9日的短道比赛,王欣然表示:“每金必争,我们时刻准备着。”

来源:哈尔滨日报

记者:王坤/文 张大巍 韩伟/摄

责任编辑:田苗

审核:董景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