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是一种不太雅观的行为,不过这可是一项保命绝技,不是人人都能学得会的。

  不会吐的老鼠会中毒

  吃到不卫生的食物、闻到难闻的气味、看到恶心的画面,都会让我们产生呕吐的冲动。呕吐的滋味并不好受,食物残渣有股奇怪的气味,消化液尝起来酸臭苦涩,当它们从口腔中涌出时,会给我们留下很长时间的糟糕感受,旁人的异样眼光也让人难以接受。如果我们不会呕吐就好了,你是否也曾产生这样的想法?殊不知,这种想法可是大错特错。


  “不会呕吐”是一种什么体验?对这个问题老鼠可能有许多话要说,就因为缺少这一技能,它们至今还深受其害。如果问你有什么对付老鼠的好方法,你也许首先想到的就是老鼠药。使用捕鼠笼抓捕老鼠的时候,我们也会在诱哄老鼠的美食中添加老鼠药。一夜过去,总会有贪嘴的老鼠倒在附近。这其实有些奇怪,老鼠相当聪明,捕鼠夹、粘鼠贴等新型捕鼠机关很快就会被老鼠识破,抓住一只老鼠后,附近的老鼠很少会再踏入同样的陷阱。那么,我们使用老鼠药的历史悠久,老鼠为什么还会屡屡中招呢?

  这就要归因于老鼠的生理缺陷——不会呕吐了。我们知道,当吃下有毒有害、变质过期的食物时,消化道很快就会向大脑示警,或腹痛难忍,或大声“抗议”,这时候我们就会通过呕吐或排泄等方式将这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更严重的话还要通过洗胃、灌肠等方式帮助排毒。老鼠吃下老鼠药后,绞痛的肠胃也很快会提醒它吃错了东西,可惜它的大脑缺失了那根提醒它将坏东西吐出来的“筋”,以至于它最后只能被活活毒死。

  像其他的生理功能一样,呕吐需要由大脑的呕吐中枢调控。老鼠的胃和食道之间有强大的屏障,它就像一个单向的阀门,进食时打开,允许食物进入胃部,消化时关闭,防止食物残渣和消化液流出。我们人类也有类似的肌肉膜,正常消化时不会轻易开启,但是一旦吃错东西,呕吐中枢就会发出指令,开启“阀门”将坏东西吐出来。可是,老鼠缺乏呕吐中枢,也就无法开启“阀门”实现呕吐行为,即使强行呕吐,也会被呕吐物噎死。科学家曾对一只死去的大鼠做尸检,发现它有部分胃内容物返流到了食道附近,但浓稠的内容物堵住了食道,使它窒息死亡。

  正因为老鼠不能呕吐,我们用“甜蜜的毒药”对付老鼠才能屡试不爽:一旦吃下掺了毒药的美食,老鼠就基本没救了,也就只有被毒死或被噎死的区别。

  不能呕吐只能“洗胃”

  现在,你知道会呕吐有多么重要了吧?不过,不止老鼠不会呕吐,青蛙、鲨鱼等动物也不会呕吐,好在,它们学会了人类排毒的另一个技能——洗胃。

  我们洗胃是指用机器将大量的洗胃液注入到胃内,停留一段时间再通过机器将液体抽出来,以清除胃部的残留毒物。动物们没有机器的帮忙,它们采取的是真正意义的“洗胃”方法——将整个胃从身体中“吐”出来,将内容物清除殆尽、胃壁内部洗刷干净后,再将胃重新吞入体内。这种方法比呕吐要惊悚多了,也比呕吐有效得多,能最大程度地吐出有毒食物。

  青蛙正是用这种方法来排毒的。当青蛙吃下有毒的食物,就会把整个胃从嘴中吐出来,然后用前腿擦拭挂在嘴边的胃,有时还会将胃放在溪水中“漂洗”,将胃里残留的所有食物一扫而空。将胃清洗干净后,它们会把胃再吞回身体,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吐胃吞胃的整个过程非常快,只需要0.3秒。

  同样,鲨鱼和黄貂鱼也能够做到这一壮举。如果鲨鱼食用了一些难以消化的东西,例如龟壳、羽毛或骨头,它可能会把胃从身体中翻出来,将这些吃不下的东西倒掉。海参非常弱小,既没有坚硬的外壳,也没有锋利的毒刺,在海洋中就是一块嫩肉,谁都能来咬上一口,好在它也有“吐内脏”这招绝技。当海参遇到捕食者时,它会通过身体的急剧收缩,将内脏器官迅速从肛门抛向捕食者,趁捕食者被长长的肠子分散注意力的时候,海参就赶紧逃之夭夭。失去内脏后的海参,经过几个星期的休养生息,体内会重新长出内脏。

  呕吐虽然不太雅观,关键时刻却可以保命,了解到这些知识,你真该庆幸自己还会“呕吐”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