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儋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为儋州未来发展锚定方向、规划路径,在与会人员中引发热烈讨论。大家围绕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共同为推进儋州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与会人员参加分组讨论。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会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石化新材料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动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布局生物医药。全面提升港口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能级,加密“双向双枢纽港”航线网络。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全力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这一目标为儋州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路径。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陶涛认为,在招商引智方面,儋州的数字经济虽有起步,但算力中心未建成,内涵不足,需加大招商力度,做实基础。要全力推进儋州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发展低空飞行器制造业。在营商环境上,儋州虽有进步,但与先进地区仍有差距,要从监管行政转变为服务行政,将其作为“一号工程”常抓不懈。改革创新是自贸港“样板间”建设的核心要素,要突破现有体制机制,大胆闯、大胆试。发展要有大视野,跳出儋州、海南谋发展,对标更高标准更高要求,避免固步自封。在财力方面,尽管儋州目前是“吃饭财政”,但仍应向洋浦和海花岛倾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政策,强化项目包装,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
那大镇党委书记刘智峰表示,下一步那大镇主要从三个方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一要守好“基本盘”。作为人口超过30万人的大镇,要守好民生服务、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底线,为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要下好“先手棋”。全岛封关运作在即,儋洋融合发展进入了纵深发展阶段,为那大镇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那大镇要找准发展定位,想清楚要怎么发展,发展什么?从去年开始,那大镇就已作了全镇产业发展规划和雅拉片区专业发展规划。三要放好“当头炮”。聚焦今年目标任务,首先,要大力推进雅拉片区开发成型成势,现在已谋划了六个雅拉片区的基础设施项目。接下来将全力推进儋州经贸产业园的建设发展。其次,要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重点抓好六个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抓好雨污分流一期工程的建设,谋划好二期工程的启动。
与会人员参加分组讨论。
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全会强调,发挥洋浦经济开发区“火车头”作用,加快推动洋浦经济开发区、环湾新城起步区、儋州工业园“三区联动”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城乡设施互联,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一目标关乎儋州人民的生活品质,与会人员纷纷就如何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献计献策。
白马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符朝政表示,下一步白马井镇将按照全会安排部署,确保重点项目落地,同时做好产业协同,承接洋浦的一些下游产业,为环湾地区发展注入更多经济增长动力。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发挥出白马井作为环湾新城示范区的服务功能。要做好全会精神的宣传贯彻落实,把全会精神传达到基层、到老百姓心坎上,入脑入心,为经济社会发展争取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雅星镇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重点在推动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和特色化方面做足文章。抓住琼西北供水工程沿线土地整治机遇,大力实施土地垦造工作,推动土地集约化利用,为规模化发展设施农业增加动能。”雅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艳艳说,“我们要继续打造好种植养殖业基础,打造和擦亮雅星瓜菜品牌这张名片,继续为全市乃至全省的菜篮子基地贡献力量。要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丰富种植养殖业态,推动农产品多元化、特色化发展。”
南丰镇党委书记孙爱丽表示,南丰镇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立足自身禀赋优势,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拓宽招商引资广度、加强企业服务精度,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嘉禾共享农庄、沉香产业小镇、仙山湖度假村、元利农业、鑫中鑫常年蔬菜基地等项目为抓手,围绕全会提出的任务,锚定目标、坚定信心,以奋进之姿、实干之力,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与会人员参加分组讨论。
扎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全会提出,深化与石化院士工作站、无锡超算海南自贸港研究院、西门子能源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合作,加快洋浦绿色新材料中试示范项目建设。精准引进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为人才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服务。这一要求让与会人员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是儋州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一招。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春晓表示,在经济发展板块,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发展瓶颈。当下,招商策略与政策资源过度向大企业倾斜,中小企业在政策扶持、资源获取等方面受惠程度较低,发展受限。他建议,要全面梳理普适政策,确保政策公平覆盖;搭建动态管理园区或平台,依据企业规模效益精准分配税收返还,助力中小企业融入自贸港建设,激发地区经济微观活力。
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靖说:“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党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尤其是专职教师数量有待增加。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为党校教学科研和儋州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也希望能与更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人才交流。”
“目前,儋州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领域虽有一定成绩,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有所增长,但根基尚浅,后续发展任重道远。企业培育不能仅依赖外部引进,本土培育才是长远发展的根本。”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晋飞认为,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优惠等方式,稳固企业注册地址,避免企业外流;强化人才战略,吸引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优秀人才投身儋州建设;要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参考2023年洋浦科技创新政策更新的成功经验,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全会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和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加快创建东坡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这一理念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同,表示将把民生工作放在首位,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钟美楼表示,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扩容并实现均衡布局。对此,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有着清晰的发展规划。计划孵化妇产科、儿科、心内科等关键科室,同时将床位数量从100张增加至200张,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目前医院医疗集团建设虽已达标,但在实现“六统一”方面仍存在挑战。医院将进一步制定完善方案,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协助二级院做好慢病管理、院前急救等工作,帮扶妇保院保障高危产妇安全。
市文联主席陈良荣说:“儋州文化底蕴深厚,例如冼夫人文化等都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希望能围绕这些文化资源举办更多活动,打造这一文化品牌。同时,要加强文化工作的支持力度,提升文联的影响力,让文化真正成为儋州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市政协提案与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民盟儋州市委会主委孙鸿斐建议,文化部门要借鉴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的文化带动旅游经验,组织文人聚焦儋阳楼创作,借文化之力撬动儋州旅游产业发展,为城市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儋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紧密团结在市委周围,深入贯彻全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儋州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奋力打造海南自贸港“样板间”,为把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韦雪梅 王敏权 王家隆 覃凯 见习记者何爱子/文 记者黎有科 羊文彪/图
实习生羊淑妹 张德建
编辑:王彩玉 审核:陈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