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新赛季的首场正式比赛就没有让球迷们失望,上海申花和上海海港在超级杯上,踢了一场荡气回肠的比赛。最终,申花凭借补时阶段的两个进球,以3-2逆转海港,成功卫冕超级杯冠军。
从比赛的过程来看,申花在场面上占据了明显优势。无论是射门次数还是射正数据,申花都远超海港。而这也是近几个赛季来,申花第一次在对阵海港时展现出如此强势的压制力。然而,这种压制背后并不是因为本赛季申花队的实力大增,而是海港队实力的大幅下滑。
上赛季,海港队凭借奥斯卡和巴尔加斯2个强力外援的出色表现,成功斩获中超和足协杯双冠王。然而,这三名外援目前都已经离队,这对海港队的实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奥斯卡的离队,让海港失去了中场的核心控制力。而武磊也因伤缺阵,这进一步削弱了球队在进攻端的威胁。
为了填补武磊缺阵带来的进球空缺,海港紧急引进了前泰山队的金靴射手——莱昂纳多,但这个引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球队的问题。虽然莱昂纳多个人能力出众,但他的到来让球队在外援配置上过于倾向进攻,导致球队的攻防平衡被打破。
而中场的外援茹萨和维塔尔,显然无法代替奥斯卡在队中的作用。茹萨身体对抗能力不足,维塔尔组织能力有限,在超级杯上,二人面对申花的紧逼显得力不从心,多次被断球后形成反击。
与申花这场比赛,海港主帅穆斯卡特坚持以往的战术理念,并未因人员变化而调整打法。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过去依靠奥斯卡兜底和重兵屯集中场来掌控比赛节奏的战术,如今缺乏核心球员,让球队的进攻陷入了停滞。
而申花则延续了上赛季快速转换、简单直接的战术风格。下半场比赛,他们利用角球机会由阿马杜凌空抽射扳平比分。而当海港在第80分钟再次依靠加布里埃尔的进球取得领先后,申花在补时阶段突然发力,于汉超和路易斯先后破门,将比分反超为3比2。
而这场比赛暴露出来的,不仅仅是海港队的问题,也折射出了整个中国足球环境下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近年来,中超联赛逐渐进入“降本增效”的新阶段,大量高薪外援离开,各队普遍减少投入。对于海港这样的俱乐部来说,这种趋势尤为明显。在奥斯卡的大合同到期后,虽然释放了薪资空间,但海港无法继续引进高价外援。
这是因为相比前任上港集团领导层对足球事业的热情,如今的新管理层更倾向于谨慎行事。在经历了陈戌源等前高管因腐败问题落马后,上港集团内部更加注重合规性与风险控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即便有资金支持,俱乐部也不愿冒险进行大规模投入。而对于即将退休的现任高层来说,在这个时间点推动大手笔引援,显然对自己没什么好处,所以缺乏动力。
另外,海港队也面临着阵容老化的问题。蒋光太、李昂等主力后卫年龄渐长,而年轻一代尚未完全接班。这种新老交替的不顺畅,使得球队在竞争力上出现下滑。所以,未来几个四阿金,如何完成重建,将是一个海港俱乐部亟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