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报道,德国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宣布解散联邦议院,定于2月23日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以确定新任德国总理人选。德国政坛风云变幻,大选前夕诸多事件备受关注,默克尔的发声更是引发各界热议。
原本由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组成的“交通灯执政联盟”走向破裂。2024年12月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向联邦议院请求进行信任投票,结果却未能获得多数议员支持。按照德国法律,联邦总统可根据总理建议,在21天内解散联邦议院,并在60天内举行新选举。于是,施泰因迈尔宣布解散联邦议院,选举提前到2025年2月23日 。这一变动标志着德国政治格局即将迎来重大调整。
魏德尔(资料图)
这次选举的总理候选人可谓“群星荟萃”。除了现任总理朔尔茨来自社民党,还有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默茨、绿党现任副总理哈贝克以及德国选择党主席魏德尔。从最新民调数据来看,选情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态势。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保守派联盟,支持率目前处于30%左右,不过相较之前有一定下滑。而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支持率却在不断攀升,达到了22%,比之前提高了两个百分点。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支持率仅为16%。按照这样的趋势,保守派联盟在胜选概率上看似领先,但德国选择党的崛起也不容小觑,未来大选极有可能成为保守派与极右翼之间的激烈角逐。
在当地时间1月25日,一场德国选择党的竞选活动上,出现了一位令人意想不到的嘉宾——世界首富马斯克。他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现身,并与魏德尔一同发表竞选演说。马斯克在讲话中提醒德国选民,要警惕多元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价值产生的影响,还呼吁选民把手中的选票投给德国选择党,甚至直言选择党将是德国未来“最大的希望”。不仅如此,此前马斯克还在德媒《星期日世界报》上发表文章,公开支持德国选择党。他的这一系列行为,引发了轩然大波。德国政府对此表示不满,指责他试图干预德国选举。在《星期日世界报》内部,也因马斯克的言论引发了激烈争论,最终导致一名编辑辞职以表抗议。马斯克的介入,无疑让原本就复杂的德国大选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马斯克(资料图)
在德国政治局势紧张的时刻,前总理默克尔也打破沉默。她先是宣布自己不会再次回归政坛,然而紧接着就罕见地发表声明,对自己曾经领导的基民盟在议会的做法表达了关切。原来,基民盟与其姊妹党基社盟组成的最大反对党党团,向议会提交了一份有关收紧移民政策的决议案,要求政府加强边境管理,强化对非法移民的遣返工作。
1月29日,这份决议案在执政党反对的情况下,却凭借德国选择党的支持,以微弱优势获得通过。德国选择党一直被视为极右翼势力,长期遭到德国情报机构的监视,以往主要政党都拒绝与其合作,这次基民盟的做法相当于打破了政坛“禁忌”。
默克尔严厉批评基民盟此举是“错误”的,她强调,所有政党都应当基于欧盟法律,秉持诚实稳健的态度,展开跨越政治藩篱的合作,而不是出于政治利益进行策略性的妥协。她还呼吁各民主党派共同努力,防止类似马格德堡和阿沙芬堡的暴力袭击事件再次发生。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资料图)
这两起暴力袭击事件的嫌疑人都是在德国申请庇护的人员,这也使得边境和庇护政策成为当下竞选活动的焦点话题。默克尔的声明在德国政坛引发了强烈反响,毕竟在即将到来的2月23日德国议会选举中,基民盟和德国选择党是支持率较高的两个党派,分别拥有31%和20%左右的支持率,她的表态让两党未来是否会进一步合作充满了不确定性。
就在一个月前,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阿沙芬堡市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持刀伤人事件。一名本应在去年12月离境的阿富汗籍寻求庇护者,持刀残忍地杀害了两名无辜者,其中还有一名儿童。这起惨剧在德国社会掀起了巨大波澜,也让移民问题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基民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受了德国选择党的支持,通过了收紧移民政策的决议案。这一事件不仅反映出德国在移民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也凸显了不同政治派别在应对移民问题上的分歧。未来,如何平衡移民政策与社会稳定、人道主义之间的关系,将是摆在德国新一届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此次德国大选,不仅仅是一次政府换届选举,更反映出德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面临的挑战。从政治格局来看,极右翼势力德国选择党的崛起,打破了传统的政治平衡,给德国政坛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各政党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未来执政联盟的组建充满变数。在经济层面,后疫情时代德国经济面临下滑压力,通胀率高企、货币贬值、失业率上升等问题困扰着德国民众。新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复苏,缓解民众的经济压力。社会方面,移民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妥善处理移民融入、保障社会安全等问题,考验着新政府的执政能力。
德国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资料图)
在国际舞台上,德国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德国大选结果将直接影响其对外政策走向。在欧洲事务中,德国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其政策倾向将对欧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极右翼势力在德国政坛影响力增强,可能会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一定冲击。在跨大西洋关系方面,德国与美国的关系也可能因大选结果发生变化。马斯克对德国选择党的支持,或许暗示着美国部分势力对德国政治的某种干预意图。而在与其他大国的关系上,比如与中国的合作,目前来看,德国政商界在蛇年春节之际表达了对德中在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成果的高度认可,期待进一步深化合作。但大选后新政府的对华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还有待观察。
德国大选的脚步日益临近,这场选举不仅关乎德国自身的政治走向,也将在国际舞台上产生深远影响。默克尔的发声只是德国政坛这场大戏中的一个插曲,而最终的选举结果,以及新政府将如何应对国内外诸多挑战,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