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剧,当下爆款密码。

近年来现象级常见,好剧率高达90%。

说来都觉惊喜。

单是过去的2024年,就频出多部爆款——《南来北往》《大江大河3》《小巷人家》……

观众,爱看。

但正因为热度口碑的高涨,期待值也是拉满。

这才导致有些剧,飘了——





央视出品,长着一张好剧相。

故事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代变革,一部深入历史众生相的年代剧。

阵容绝对称“神”——

梅婷、陆毅、邬君梅、奚美娟、刘钧、林永健。

代表作皆为经典,《父母爱情》,《人民的名义》,《末代皇帝》、《知否》……

这个配置,等于角色舒适区。



但没想到,一播出就闪了观众的腰……

本以为会一边倒的好评,却被一星刷了屏。



年代剧凉了?

老妹儿刷完八集,说句公道话——

不是难看。

但距离好剧,它还差一口气。



年代困境

一部年代剧想要打动观众,服化道以及细节至关重要。

能看出,这剧为此下足了功夫。

在拍摄前期,导演就来到安徽淮南,耗费巨资搭建了超过一万平方千米的主场景,仅是道具就高达5万多件。

剧中年代感几乎随处可见。

大到街道置景,满目皆是旧时代的岁月痕迹。



小到生活物件,糊墙的报纸、燃油灯、搪瓷杯……全都精心还原。



结果……如此考究的服化道,其实不过是徒有其表。

因为一进剧情,就露馅了。

开篇,剧中就在交代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何家夫妻背井离乡来到淮南扎根,何家奶奶带着孙女何家丽来此跟家人团聚,没想到恰逢母亲刘美心生产,又生了个女儿。



父亲何常胜一听就变了脸。

因为算上家丽和妹妹,这已经是何家的第三个女儿了。



在那个时代之下,男权思想根深蒂固,所有人都觉得男孩才可以顶门立户,没生出儿子就会被瞧不起。

所以在得知自己又有女儿的何常胜,也是郁郁寡欢,还遭到周围人戳脊梁骨,抬不起头来。



于是,剧中前八集剧情几乎是在围绕一件事——

何家想生儿子。

随后就是一胎接着一胎的怀、生。

第四胎是女儿。

孩子刚抱回家,何家夫妻就开始产生嫌隙分房睡了,在外要听风凉话,回家还要看脸色。



第五胎又是女儿。

孩子一出生,何常胜赌气连名字都没取,而刘美心也产生了极端的想法,想要把女儿送给无儿无女的亲戚。



“想生儿子”这一冲突,本是时代下的一种封建弊端,可以存在,但真没必要反复强调。

一件事翻来覆去的讲,观众也难免看烦。

于是,剧中在“重男轻女”的糟粕之外,还特别加了一些主旋律的正向剧情。

比如,女子的反抗意识。

大女儿何家丽削发明志,她把头发剪成男生模样,哭着表示自己比男生更强大,可以保护整个家。

她在努力证明着,妇女能顶半边天。



比如,父爱的伟大洗白。

剧中的何常胜也是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因其所处的年代,导致他迫切希望有个儿子,但对女儿从未有过任何区别对待,也会心疼妻子生产的艰辛。

让观众相信他也是无可奈何,一个备受外界压力依然热爱家庭的好父亲。



但剧中虽然在努力的着补,却未免过于薄弱。

全家齐心协力“生个儿子”。

这情节一出,真不怪观众产生“宣传糟粕”的错觉。





父母狗血爱情

年代剧,往往离不开“父母爱情”。

仿佛是一种真挚动人的代名词,共同度过艰苦岁月成了最美好的故事。

剧中也有这样一段恋爱情节。

何家丽和汤为民是青梅竹马,两人从小在打打闹闹中长大,彼此暗生情愫。

像是《小巷人家》中的庄筱婷和林栋哲,不知道哪一刻起就对对方动了心,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而角色由沈月和高至霆饰演,在《小美好》之后的二搭,更是cp感拉满。



但剧中却不满足这样的撒糖,不断给这段爱情的狗血加码。

第一层,两家世仇。

何家与汤家有不可磨灭的世仇,从祖辈在抗战时期就已存在矛盾,到父辈更是老死不相往来,动辄就开撕,为两人恋爱造成不小的阻碍。

一听说两人谈恋爱,两家都使出浑身解数,想要从根源阻断这段感情。

何家丽被全家开会要求写保证书再不见汤为民,汤为民也在父母的安排下被迫相亲他人。



第二层,三角关系。

何家丽和闺蜜张秋芳、汤为民,三人从小一起长大。

其中,何家丽和汤为民互相喜欢,秋芳也在身边一直默默暗恋着为民,眼见着两人的感情,她总是暗自神伤心存不满。

一次契机,在得知何家和汤家的反对后,秋芳主动在家长的撮合下终于嫁给了为民。



第三层,天降霸总。

汤为民没有担当,任由家里摆布,家丽也终于决定放手让他和秋芳在一起。

但作为绝对的大女主角色,她的身边很快出现了一个堪称完美人设的张建国,根正苗红作风优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对家丽更是一见钟情。

初次登门就获得全家人的好评,再见更是备上厚礼当面表白,哄的何家夫妻恨不得立刻就把女儿嫁给他。



而张建国的身上也没有所谓的封建思想,在得知何家一直遗憾没有儿子时,他和家丽在婚后的第一个儿子,直接跟母姓何,表达对何家最大的重视。

不仅没有年代属性下的大男子主义,更是完美到无可挑剔,他的好不像真实存在……



年代剧爱情最美好的是在时代变迁中,呈现了爱情的真挚和无奈。

但这剧老妹儿却没看出半点儿。

甚至于,这爱情和那些网络短剧有什么本质区别啊!



傲慢与偏见

一家六个姊妹,这剧情不由得让人想到经典老剧《家有九凤》。

但差距却不是一星半点。



作为同类型题材,《家有九凤》却是封神般的存在。

以小人物去展现大时代,以平淡但不平庸的故事去让观众感同身受,每个角色的行为动机、人物逻辑都正常且合情合理的,虽然琐碎的家常却不觉得拖沓,时代的进程和人性的变幻细密链接,是我们父母那一代和我们这一代之间一段精炼的综述。



反观《六姊妹》,却以一种悬浮的状态失了年代的真。

先是,常识的漏洞。

其中奚美娟饰演的奶奶角色,一出场就让观众惊艳,但身处当下的时代环境,她却带着一对金耳环,即使何家真的家庭条件不错,也不适合明目张胆戴出来。



而为了给坐月子的刘美心补油水炸的油渍啦(猪油渣),也出现了常识性的纰漏,油渣的原材料是猪肥油而不是猪皮。



再是,年代感的浅薄。

作为一部年代剧,剧中也体现了很多时代大事件的发生。

像是周恩来总理逝世、唐山大地震,但每起事件都像是走马灯一般的简单带过,并未对剧中人物产生任何影响,可以说压根没有存在的意义。

而剧中人物也有种不符年代的状态。

比如,剧中时常会提到“吃肉”的情节。

在当下的年代,肉是稀缺资源,偶然吃一次肉就像是过年一样,但剧中仿佛除了台词之外,根本看不到一家人对改善生活的渴望。



还有,脸谱化的人设。

剧中的角色特点总是处于极好和极坏之间。

比如,婆婆好到离谱,所有人都在“重男轻女”,唯有婆婆没有任何怨念,一直是何家夫妻之间的调和剂,体谅完儿子体谅儿媳,一连伺候了四次月子都毫无怨言。



再比如,汤家纯粹的恶,从大老汤到汤大嫂,想方设法去对何家使坏。

明面上嘴不饶人,听说何家生孩子比谁都着急,第一时间就联动其他人前来嘲讽;暗地里啥事都干,从私下里绑架到幕后写举报信,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而不仅如此,剧名是《六姊妹》。

但在前八集剧中,除了大女儿何家丽外,其余五姊妹都如同透明人一般存在,观众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年代剧之所以好看,其根源在于,它在展现的是我们曾经真实发生过的艰苦岁月,但在这剧中却完全看不出来,更看不出对未来的期待。

像是之前的《小巷人家》,我们能够从宋庄两家看到时代变迁的过程,从投机倒把到下岗潮,所发生的每一次重大事件都在推动着未来的发展,而她们的生活也肉眼可见的一步步变好,剧中人物也在不断去追逐生活。



但《六姊妹》中,却只是以年代为背景的故事。

“生儿子”和“谈恋爱”成为核心主题,全无苦难历史的时代血泪,那些本该刻骨铭心的故事,却被淡化抹去,未免太过讽刺。

本是一部野心之作,到如今却只剩下对时代的傲慢与偏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