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
(江门市侨媒中心讯)广东省第十二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将于2月9日至11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迎来属于自己的盛会。来自江门市侨联消息,江门市35名来自基层的侨界代表将带着广大归侨侨眷、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嘱托和期盼,组团出席广东省侨代会。
据江门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林春晖介绍:广东省第十二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江门市参会代表团共35人(正式代表31人,特邀代表4人)。31名正式代表,充分考虑各条战线、基层占比、中青年、妇女占比等构成,其中,男性22人,女性9人;中共党员15人,民主党派或无党派16人;基层归侨侨眷代表28人,占比 90.32%。
图为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
广东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美誉,现有536万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江门既是全国重点侨乡,又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江门市侨联深入实施“侨都赋能”工程,全力推动文化引侨、平台联侨、政策惠侨、经济聚侨,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注入“侨力量”。
侨联五洲,同心筑梦,庞大雄厚的侨力量助力侨乡江门发展高歌猛进如虎添翼。改革开放后的40 多年里,五邑华侨通过4 万余个的项目,向家乡捐赠了70 多亿港元,为支援家乡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华侨众多的台山、开平、新会三地受捐项目和金额分居各市(区)前三位。改革开放以来,江门市接受华侨捐赠用途最多的领域包括:教育事业、生产生活设施和卫生事业等。其中,教育事业接受的捐赠占总数达38.8%,那是因为五邑华侨在海外生活中,看见了国内外教育事业发展的差距,意识到国家、民族的强大在于年青一代的培育和成才。在华侨的关心和支持下,如五邑大学、华侨中学等一批侨乡学校,越来越发展壮大,为家乡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黄柏军、宋俏宜/摄影报道)
编辑 | 罗胜境
来源 | 江门市侨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