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赤侠

提起卢沙野,大家应该都印象深刻,在中国外交领域,他堪称是“战狼”般的存在。

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卢沙野一贯以来的强硬立场,让他在中国外交战线中显得格外瞩目。

2月6日,外交部证实,原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已被任命为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将协助协调处理涉欧事务,并根据需要同欧洲国家及欧盟机构开展磋商交流等工作。

消息一经确定,欧洲瞬间舆论大哗。因为卢沙野此前因为一系列强势言论,曾在欧洲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如今任命其担任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就意味着中国对欧政策将要发生转变。因为从职务来讲,欧洲事务特别代表是外交部驻欧外交人员当中级别最高的。

如此来看,让一位欧洲不待见的中国大使,升官之后重返欧洲,很明显是中国的对欧政策出现了变化。说得再简单一点,中国不会再惯着欧洲了。

此前卢沙野之所以声名大噪,就是因为2023年的一场采访让欧洲多国破了防。

当时还是驻法大使的卢沙野接受了法国右翼媒体LCI的一次采访,LCI属于非常铁杆的反华媒体,现场的火药味极浓。

主持人上来就不怀好意的发问:克里米亚是属于乌克兰的吗?请明确一下立场,不要模棱两可。

卢沙野苦笑了一下回答:这取决于我们如何看这个问题。

主持人又问:这不是“取决于”,请回答克里米亚是不是乌克兰的?

卢沙野大使说:这要看你如何看这个问题,要看看历史。首先,克里米亚一开始是属于俄罗斯的,难道不是吗?是赫鲁晓夫在苏联时代将克里米亚送给了乌克兰。

主持人此时表示:但是,你知道,按照国际法,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你可以提出异议,但它是属于乌克兰的。

卢沙野直接摊开来讲:根据国际法,这些前苏联国家甚至没有“实际地位”,因为没有国际协议来具体确定他们的主权。

说句实在的,当时卢大使讲的没有任何问题。苏联解体的时候,这些国家咋不来签字,既然没签字,那就还属于苏联。

现在苏联不在了,这些国家自然就成了无主之地,你们自己从法理上就讲不通,还搬出来国际法。

国际法要是管用,美国当年也不会绕过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了。现在拿国际法说事,还真是看人下菜碟,双标到家了。

我们卢大使本来不想把话说得这么明白,好歹给你们留一点脸面,可你们非要问,事实究竟如何,你们自己不清楚?

这场访谈,对方完全不怀好意,全程一直在干涉台湾问题,抹黑新疆地区。卢大使当时完全不接这话茬,直接把对方老底掀出来。

话是实话,但是欧洲直接破了大防,发出报道称:中国驻法大使表示前苏联解体后成立的新的14个国家,不具有独立国家的主权。

这就属于歪曲事实了,因为卢大使说的没有实际地位,这跟主权没有关系。

不过欧洲方面显然是要歪曲到底,甚至还通过官方渠道表达不满。不到一个月,卢大使被调回国。等舆论平息后,卢沙野才继续担任驻法大使。

其实卢沙野一直以来都是这个风格,之前出席中法建交60周年专题研讨会,卢沙野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曾对台海局势这样说过:

“中国是安理会五常中唯一未实现完全统一的国家,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现在它要闹“独立”,就是对主权国家的领土割裂,是违反国际法的。

目前台湾所处的分治状态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并不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内战还没有结束,目前在台湾的政权是中国版图中的一个叛乱政权。

中国政府随时有权驱逐这个政权,把台湾的治理权重新收回来。但考虑到台湾民众的福祉,我们不想用武力实现这一目标,不想让台湾民众遭受战祸,而是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台湾治权的回归。

因此,我们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台湾的前途只有一个,就是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如果不能以和平方式,那就以非和平方式;如果有人不想要“一国两制”,那就实行“一国一制”。总之,我们是绝不允许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



卢沙野就是一个风格强硬的外交人员,但是以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我们必须要拉拢住欧洲,彼时俄罗斯战局处于被动,拜登政府又在借北约拿捏欧洲。

我们必须要稳住欧洲,不能让其倒向美国,至少也要保持中立。其实从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开始,我们的对欧政策就是拉拢为主。

因此卢沙野大使这种偏强硬风格的外交人员,就不适合在风口浪尖上继续待在欧洲。

结果到了2025年,世界局势再次发生重大转变,有两个因素决定了我们对欧洲的态度。

一个就是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彻底摆脱被动局面,不断扩大战局优势,这就确保了我们不会跟北约正面交锋。

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特朗普再度归来。这个煞星可是早就对欧洲磨刀霍霍了,此时欧洲更需要拉拢中国。

毕竟我们跟2018年首次遭遇贸易战时已经完全不同,几年过去,中国跟美国的贸易往来不降反增。到了2025年,中国已经成为对美贸易中最赚钱的国家。中国对美出口的金额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我们的利润却是最高的。

事实胜于雄辩,不管公知们如何宣扬美国的厉害,但事实就是我们不仅敢于对抗,也已经善于对抗。

从2018年的特朗普,再到后来的拜登,如今再次面对这个老对手,我们的优势比之前更加明显。既然如此,我们何惧之有?

如今我们通过精准反击,让美国感受到切肤之痛,中方的反制体系愈发成熟和精准。相比于特朗普简单粗暴的对华加征10%的关税,中方的反击可以说是全面且深入,招招击中对方要害。

在拿不下中国的时候,特朗普最好的选择就是对欧洲各国下手,如今该害怕的是欧洲。既然如此,我们对欧洲的需求也就降低了。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我们不会再惯着欧洲了。

为何欧洲对卢沙野升官的消息大为震惊,因为他们也知道,这意味着中国的态度开始强硬了。



说到这里,想起了去年卢沙野大使接受采访时提到中国外交时说的一段话:

在中国比较贫穷落后的时候,西方国家跟我们打交道是俯视,现在基本上是平视,个别情况下甚至是仰视,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不能够像过去那样一味的韬光养晦了,这光也韬不住了,晦也养不住了,你是成为一头大象了,你不可能再躲在树后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