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不到位,团队早晚废:高手做激励不靠发钱,而靠这3招
在管理进程中,你是不是常常碰到如下状况:
① 员工斗志缺失,整日萎靡不振,精神状态欠佳,团队士气低落,工作氛围糟糕透顶。
② 工作投入不足,期望他们能达到 100 分的努力程度,实际却往往只有 80 分,甚至 60 分都不到。
③ 主动意识淡薄,执行能力薄弱,毫无积极性可言。
④ 整天浑浑噩噩,出勤不出力,如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般敷衍了事。
归根结底,这无疑是管理环节出现了纰漏。
面临此类情形,众多领导往往一筹莫展,唯一能想到的对策便是投入资金。
其背后的逻辑在于,企图通过提高薪资来促使员工达成管理者所期望的目标。
其实,花钱激励,这个办法治标不治本,而且有着一定的弊端,主要有下面5种:
弊端1:金钱激励常常使得员工的关注点集中于能够迅速获取回报的工作内容,而对于那些无法马上带来收益的其他关键工作,却容易被忽略。
举个例子来说,当运用金钱激励去推动年度目标的达成时,不少公司会以牺牲长期投资为代价,仅仅施行有利于短期利益的举措,这实则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害无益。
弊端2:金钱激励会加剧个人收益的强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员工的团队协作行为。
从表面看,金钱激励似乎能够提升个人的积极性,然而实际上却不利于团队的协同合作。
弊端3:倘若金钱激励运用不当,会转变员工的道德价值观以及其对是非对错的判断。
比如,推行迟到必须罚款的制度后,迟到的员工数量不减反增,原因在于罚款弥补了员工内心的愧疚感。
弊端4:过度的金钱激励有可能致使员工误入歧途。
在利益驱使且制度存在漏洞的情况下,员工或许会滋生舞弊之举。
例如:两位业绩均为 50 万的员工,为了实现 100 万的目标,私下进行交易。
两人合作获取公司的奖励后,再进行分赃。
弊端5:长期运用金钱激励,会持续强化员工的贪婪欲望。
但公司的资金投入不可能毫无尽头,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现不给钱员工就不行动的状况。
比如:员工的月薪涨到 2 万,那么几十上百元的激励方式,基本上就毫无效果。
要想让他们继续积极行动,所需的成本会越来越高。
虽说金钱激励存在一定的作用,然而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绝非最优的激励方案。
真正高明的管理者在进行激励时,往往更偏爱“低成本”的非金钱激励手段。
一:夸赞激励
赞美激励法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管理手段,而玫琳凯公司便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作为美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拥有50万名员工,其创始人玫琳凯·艾施的成功之道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她对员工赞美的重视。
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玫琳凯公司创造了多种赞美方式:
①、每周例会上的荣耀时刻
在每周的例会上,各分公司销售业绩最突出的员工有机会上台分享他们的心得与经验。
当销售冠军登上讲台时,台下总会响起热烈的掌声,这种公开的赞美不仅让优秀员工感受到成就感,也激励着其他员工努力追赶。
②、缎带带来的精神满足
玫琳凯公司实行了一种独特的缎带赞美制度。
每当员工销售出100美元的商品,就能获得一条价值0.4美元的缎带;销售200美元时,便能再获得一条,以此类推。
这种看似微小的物质奖励,实则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激励效果,远超过同等价值的物质奖励。
③、别针彰显的荣誉地位
在不同的业绩阶段,玫琳凯公司会为表现优秀的美容顾问颁发不同意义的别针作为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