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了,海鲜市场热闹得很,大家都想在年饭桌上摆上几道鲜美的海鲜。

不过,挑海鲜可有不少门道,一不留神就容易买到不好的。

比如下面这4种海鲜,据我认识的水产店老板透露,他们内行人几乎不会吃,快来看看有没有你踩雷的。

一、包冰衣的海鲜



在超市或者海鲜市场,常常能看到裹着厚厚冰衣的海鲜,像冰虾、冰鱼之类的。

乍一看价格挺实惠,其实里面有猫腻。

有些商家为了多卖点钱,会给海鲜裹上一层特别厚的冰衣,有时候冰衣的重量都超过海鲜本身了。

这就相当于你花了不少钱,结果买回家的一大半都是冰。

而且,海鲜被冰裹久了,新鲜度也会大打折扣。

反复解冻、冷冻,不仅会让海鲜的营养流失,吃起来口感也不好。

所以买海鲜的时候,尽量选冰衣薄的,或者干脆没有冰衣的,这样才能买到实实在在的新鲜海鲜。

二、红头红尾的虾



正常新鲜的虾,颜色看着就很自然,虾头和虾尾不会特别鲜艳。

要是看到红头红尾的虾,可得小心了,很可能是被药水泡过。

有些不良商家为了让不新鲜的虾看起来更新鲜,就会用一些化学药剂处理。

这些药剂不仅会让虾的味道变差,还可能对身体不好。

三、泡水的贝壳肉



剥好的贝壳肉好多人都爱吃,吃起来方便又美味。

不过买贝壳肉的时候,要注意那些一直泡在水里的。

贝壳类海鲜把壳去掉以后,特别不好保存,随着汁水的流失,味道和颜色都会跟着变,还会因为失水变轻。

有些商贩为了让贝壳肉看着新鲜,还能多卖点钱,就用碱水或者其他东西泡。

泡过以后,贝壳肉吸了好多水,看起来白白胖胖的,似乎还不错。

不过这种贝壳肉,要是你没亲眼看到是商家现场弄的,最好别买。

因为贝壳肉吃的就是个鲜,冻过或者泡过以后,不仅鲜味全没了,还可能滋生细菌,吃多了身体难受。

四、发白的鱿鱼



新鲜的鱿鱼,颜色是淡淡的粉色,还带着点自然的光泽。

要是看到鱿鱼白白的,那可得警惕了,很可能是被甲醛之类的化学物质泡过,商家这么做是为了保鲜,让鱿鱼看起来好看。

但甲醛可是强致癌物质,对健康危害特别大,会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长期接触说不定还会得癌症。

正常的鱿鱼摸起来有弹性,被甲醛泡过的就会变得硬邦邦的。

所以买鱿鱼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看颜色,再摸一摸手感,避开被污染的鱿鱼。

了解了这些不能买的海鲜,那到底该怎么挑到好海鲜呢?下面几个小妙招要收好:

1、看

买的时候,先瞅瞅海鲜的样子。

新鲜的海鲜看着就完整,身上亮闪闪的,没有破的、掉鳞的、变色的地方。

比如说鱼的眼睛是鼓起来、亮晶晶的,虾的身子弯弯的,很自然,贝类的壳紧紧闭着,没有裂缝。

要是看着暗暗的,有残缺,或者颜色不对劲,那肯定不新鲜。

2、闻

凑近了闻一闻,新鲜的海鲜只有淡淡的海水腥味。

要是闻到一股刺鼻的、臭臭的,或者其他怪味,那就说明这海鲜已经坏了,可千万别买。

3、摸

用手摸一摸,新鲜的海鲜摸起来硬实有弹性,按一下马上就能弹回来。

要是摸起来软软的、黏黏糊糊的,或者感觉外壳松松垮垮的,那就不新鲜了。

总之,过年买海鲜的时候,大家多操点心准没错!

这4种海鲜咱尽量别买,这样一来,买到不新鲜、品质差的海鲜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学会上面这些挑海鲜的小窍门,挑到好海鲜的成功率蹭蹭往上涨,让全家人都能吃到真正新鲜、美味的海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