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在黑龙江省冰上训练基地速滑馆举行的哈尔滨亚冬会速度滑冰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队选手高亭宇夺金。赛场上,运动员们相拥祝贺,观众们摇旗呐喊;赛场外,有一群默默守护这方场地近300个日夜的电力人。为保证亚冬会成功举办,国网黑龙江电力实时监控设计亚冬会供电的52座变电站等设备设施,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国网黑龙江电力亚冬会客户侧电力保障服务专班成员检查开关箱回路。国网黑龙江电力 解琳琳 摄
在比赛现场的各个角落,这些守护者身着蓝色工服,头戴安全帽,巡视着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他们就是国网黑龙江电力客户侧电力保障服务专班。比赛虽然结束,但保电人员却不敢有丝毫松懈,因为该场馆还有后续8项比赛以及颁奖和新闻发布等多个项目。他们保持着冷静与专注,仿佛只有眼前的仪表读数和线路布局,但内心也难免因中国选手夺金而激动万分。
“现在我已经熟悉了场馆每一处电路分布,每间配电室,每个设备对应的开关,我都了如指掌。”来自国网黑河供电公司的赵俊成说。这并不是夸张,他早在2024年5月22日就成为专班成员,通过电力线路溯源、一馆一册制定、应急演练方案制定、多次测试赛模拟以及成百上千次的场地巡视等,早已将场馆的情况了熟于心。
国网黑龙江电力亚冬会客户侧电力保障服务专班成员查看速滑馆内线路溯源图纸。国网黑龙江电力 解琳琳 摄
在场馆的布置上,速滑馆对制冷系统进行改造,还配备了先进的电动浇冰机,能够将冰面的平整度、温度调整到最好状态,有助于运动员场上更好的发挥。速滑馆棚顶还安装了电动排烟窗,比赛时,电动排烟窗的自然光可以减少冰面反射光,保障赛事转播效果。在改造期间,供电员工便提前驻守,掌握场馆用电需求,指导场馆电气化改造,并为场馆提供了“双路电源+不间断电源”的供电保障。
智能化管理也是本次亚冬会的一大亮点之一。而在Ai系统中,无论是复杂的算法运算还是庞大的数据处理,都需要电力支撑。
这些背后,是数字化保电指挥平台的支撑。国网黑龙江电力构建“一主两分”两级指挥部,建立供电保障信息联通机制,与末端保电人员实现直接连线,对亚冬会保电实施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统一管理。指挥平台上线以来,深度融合业务数据,接入10余套电网业务系统,能自动溯源每座亚冬会场馆供电路径和设备信息,实时监控涉及亚冬会供电的52座变电站、158条输电线路、179条配电线路、435座配电站房以及53处保电场所的电力数据,并在赛事期间承担安全保障、应急指挥、信息展示等职能。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刘普林 记者: 刘希阳
编辑:马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