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何一华 李未来 北京报道
日前,为进一步健全成品油流通管理体系,推动成品油流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成品油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5方面21条具体举措。
记者了解到,国内加油站成品油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对此,捷诚能源首席研究员闫建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的重点是加强行业信用建设和监管,改造升级农村加油站(点)。
闫建涛指出,此次《意见》的出台,也为未来成品油领域的财税体制改革做了铺垫。“未来几年,国家可能将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等,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
成品油新政出台
国务院一共提出5方面意见,分别是完善成品油流通管理制度、健全成品油流通跨部门监管机制、加强成品油流通重点领域监管、促进成品油流通现代化发展,并给出了保障措施。
闫建涛告诉记者,《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执照、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成品油发票开具模块、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的取得将更加规范和严格。“但是要避免行业参与者的高度集中,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转让成品油经营证照的监管。”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在意的是成品油的质量,有消费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加过比市面上油价更低的成品油,但是体验感很不好,能明显感觉出来跟中石油、中石化的油不一样。“以前看便宜就加了,现在我不敢加那种油了,怕对车子不好,要是因小失大就得不偿失了。”
家住北京的李女士则告诉记者,有时候地方不同,成品油的质量也不一样。“我在北京的加油站加油,车子会发出一些声音,但是去河北加油车子就没有声音,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但是车子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闫建涛表示,汽柴油并不是一种标准的单一的组分,实际上由多种不同生产装置提炼出的或者市场上购买的组分按一定比例调合而成,因此,会存在油品质量不达标和非法调和成品油的情况。油品中烯烃、含氮化合物等不稳定化合物的存在,影响油品的稳定性,胶质则会影响油品的安定性。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也可以根据颜色来辨别油品质量。闫建涛告诉记者,汽油一般是淡黄色或淡黄绿色、少量无色透明,添加乙基液的汽油会为淡红色。而劣质汽油因掺合或存放过久而颜色发暗,或因混入水分而呈乳白色或混浊。
改造升级农村加油点
闫建涛进一步指出,在城市,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和不合格油品的生产大幅下降,油品质量不达标和非法调和成品油流入市场的情况也减少了很多,目前的重点是加强行业信用建设和监管,改造升级农村加油站(点)。
此次国务院发布的《意见》中,也对此提出了要求,表示将支持农村加油点升级改造,落实农村加油站建设支持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加油点改造升级为加油站,保障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油需求,并引导农村加油站(点)结合农村消费特点,合理拓展非油品业务。
记者了解到,农村加油站(点)由于站点数量分布较多,存在着较大的改造升级空间。
卓创资讯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加油站总数为12万座左右,同比上涨1.12%。其中,社会加油站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占比为52.05%,同比上涨0.27个百分点。中石化和中石油紧随其后,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位,其在加油站总数中的占比分别为26.25%和19.72%。
从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分析,分布在县乡道的加油站数量占比最大,为24.69%;农村加油站数量占比排名第二,占比23.80%;省道国道加油站数量占比22.70%;人口密集度较高的城区加油站数量占比排名第四,占比21.58%。
涉及财税体制改革
除了对成品油行业的影响,闫建涛告诉记者,此次《意见》出台,也为未来成品油领域的财税体制改革做了铺垫,后续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环节有望后移。
据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就提出要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在解读该会议精神时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将争取在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记者了解到,消费税是收入仅次于国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第三大税种,针对特殊消费品征税,目的在于引导消费、保护环境、调节收入分配等。财政部数据,2024年国内消费税16532亿元,比上年增长2.6%。
目前消费税征收环节主要在生产环节,但为了更好地发挥消费税调节作用,缓和地方财政困难,国务院2019年就已经发文明确后移部分消费税征收环节(批发零售)并稳步下划地方,不过这项改革并未落地,而今年有望取得进展。
市场关心的主要是究竟哪些消费税税目征收环节会后移。目前消费税共有15个税目,但收入主要来源于烟、成品油、小汽车与酒四类税目产品。以2020年为例,前两类产品消费税收入占全部消费税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5.7%、31.4%,占比接近90%,因此,业内对上述产品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也讨论较多。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成品油消费税共涉及7个子税目,分别是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和燃料油,在生产环节每升税收为1.2—1.52元。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