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云上胶州”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胶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将胶州建设成为北方重要的国际交往门户、山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青岛市副中心。

这三个定位对胶州创新发展意味着什么?将会产生哪些影响?胶州市应如何把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国之重任”与国土空间规划更好地结合起来?1月23日,市融媒体中心《金胶州》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原院长李晓江。


记者:目前,胶州坐拥上合示范区和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两大国家级平台,且上合示范区是青岛和山东最高层级的开放平台。您认为未来胶州应如何发挥上合示范区的引领作用,融入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担当好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大使命?此外,在推进“北方重要的国际交往门户”建设过程中,您认为胶州需要从哪些方面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企业的合作,来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李晓江:上合示范区是我们国家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在国家的全球战略转型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布局。上合组织国家所在的地区,处在太平洋版块和欧洲大陆中间,既是东亚腹地,也是欧亚大陆的腹地,是全球经济格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地区与世界各地有着历史悠久的联系,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非常重视上合组织的建设,包括在青岛建立上合示范区,国家希望我们加强和中亚地区的合作,打通中亚地区联系欧洲的全球性的走廊。中亚几个国家都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他们的能源、资源丰富,能够同中国建立非常好的市场关系,所以在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应该探索中国和上合组织国家之间更有深度、更加全面的全方位合作关系。作为一个示范区,上合示范区才刚刚开始,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积极探索,既要利用示范区增强吸引上合组织国家在我们这里参与更多的经济活动、建设活动的可能性。同时,还要探索未来更广泛合作的各种可能性,包括拓展中欧班列,作为一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聚集站,这条铁路既是连通上合组织国家的,又是连通青岛的海港和国际机场的一个重要的枢纽设施。

因此,上合示范区的工作可以更加紧密地和“北方重要的国际交往门户”的功能结合起来,这两件事情是推动青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支撑,一方面要发挥国际枢纽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发挥与上合组织国家合作的示范区功能。这两个维度都跟交通运输有关,跟国际的航运、航空和我们国内的铁路、公路的发展紧密相关,而恰好青岛所属的区位、所富集的资源和发展态势有一定的的独特性,青岛的多种交通方式的富集程度,在我国北方地区都是很少见的。

国家赋予我们建设上合示范区的使命,这是给胶州提供的新机会平台和新政策平台。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把“国际门户”和上合示范区这两件事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对加强太平洋到欧亚大陆的连通、联系、交往作出我们独特的贡献。


记者:新一轮《胶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将胶州定位为青岛市副中心,您认为这一定位将给胶州带来怎样的影响?

李晓江:我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多年来一直深度参与青岛的规划工作,青岛的城市布局特征鲜明,一方面沿着海岸带布局,从北边的蓝谷、崂山到南边董家口港,沿几十公里的海岸带布局了多个新城新区。另一方面,沿着胶州湾,依次布局了高新区、红岛、上合示范区、自贸区等功能区。青岛的城市布局,一定需要多中心支撑,这个中心,可能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也可能是生活服务或公共服务的中心。因为中心的功能不可能均值,仅靠青岛中心城区来完成青岛全市域的服务是不够的,空间距离上也无法满足,所以在这样一个环湾沿海两种布局的形态下,青岛需要培育多个副中心。


胶州作为一个拥有百万级人口的县级市,其自身就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高品质的城市中心来支撑,同时,胶州也具备建成一个区域性的中心或者城市服务中心的潜力,从青岛环湾都市区的角度看,也需要在胶州培育一个副中心。因此,在青岛的总体规划里面把胶州定位为副中心是非常必要的。它既是一种使命,也是一个任务,需要我们发展好为更大区域服务的能力和功能,包括经济运行、社会文化服务、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交通基础设施支撑等,从而能真正担当起副中心的责任和使命。把副中心建好了,首先获益的是胶州的市民,让市民可以享受到更高水平的服务,而且更好的经济运行效率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记者:目前,胶州的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远高于国家标准,未来胶州应如何优化人地关系,节约集约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李晓江:首先,全国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规划体系,叫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取代了传统的主体功能规划、城乡规划和国土规划。建立这样全新的规划体系,背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提高对自然资源和空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我认为胶州以往的发展是比较粗放的,大量开发园区、新区,导致建设密度偏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过大。城市空间过于分散、建设密度偏低,又会带来服务效率降低,空间品质不高等问题。一个人性化尺度的城市,一方面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也可以营造更好的城市氛围,建设有“烟火气”的城市。城市建设应该坚持节约集约的基本原则,保持适度的开发强度,让城市布局更加集约、紧凑和高效,一方面可以完成国家对我们节约用地、保护好自然资源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城市的品质,让居民有更美好的空间感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胶州融媒记者 何光翠 由涛 报道

编辑:鲍新萌

责任编辑:孙海




重要提醒

鉴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粉丝需经常留言和点亮“在看”“点赞”,才能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所以,请将“云上胶州”加为星标并点亮页面下端的“在看”“点赞”,确保每天收到最新鲜、最重要的胶州资讯。

新闻线索、广告合作:

0532-82201860

别忘了点亮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