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11时50分许,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突发山体滑坡,截至17时,已造成10户民房被掩埋、30余人失联。滑坡点位于金坪村2组小地名“高家坪”,瞬间的泥石流将房屋吞没,现场触目惊心。
据当地村民回忆,滑坡发生前曾有小规模落石预警,但灾害发生速度极快,部分村民来不及撤离。目前,失联者家属已陆续赶到现场,焦急等待救援消息。
灾情发生后,国家、省、市三级迅速启动应急机制。
由于受灾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紧急救援工作一度受阻。现场的救援力量紧急增援,村里的志愿者们也迅速投入到救援行动中。
截至发稿前,救援人员已从废墟中成功救出2名被困群众,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但由于滑坡体量巨大、地质结构不稳定,搜救难度极高。
救援队伍正使用生命探测仪、挖掘机等设备昼夜作业,同时无人机实时监测山体动向,防止二次坍塌。
为何如此剧烈的自然灾害会发生,如何能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天,村民们正忙着日常的农活和生活,谁能想到灾难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将一切改变。山体滑坡是由于持续降雨导致的土壤松动,山体无法承受而崩塌。
这一事件不仅给四川宜宾市筠连县的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让我们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和救援工作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随着灾后调查工作的推进,专家呼吁全国各地加强山区、特别是易受灾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升应急响应能力,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每一次灾难的发生都提醒我们,唯有做好准备,才能在突发事件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家园和生命。那么,面对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并付诸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