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作者:拾光行古今 素材:房子贬值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前几天和一位北京的朋友聊天,他感慨道:「自己在京城的两套房子,市值已经跌了百分之十,还好当初投资比较谨慎。」

曾几何时,购房投资可是热门选择,不少人为了买房连夜排队抢号,生怕错过机会。也有人选择另一条路:把钱存进银行,认为这样既安全又能保值。

但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变化,加上疫情三年带来的连锁反应,以往被视为稳妥投资的房产开始大面积跌价,连现金都出现了贬值现象。

为什么房子会贬值?原因复杂多样。

首先是政策层面的影响。政府加强了房地产市场调控,推出限购限贷等一系列措施,严格控制土地供应,这些都在压制房价上涨。这些政策的核心理念是「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远离投机炒作」。



其次是人口变迁带来的冲击。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新生人口只有902万,比前一年减少了208万」。同时,「全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9697万,占比超过21%」。随着生育率走低、老龄化加深,购房需求必然受到影响,尤其是大户型和豪宅可能更不好卖。

产业结构调整也在改变楼市格局。现在服务业和科技产业蓬勃发展,房地产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加上共享住房和租赁市场的兴起,给了人们更多居住选择,削弱了购房需求。

科技进步和城镇化发展同样影响着房产价值。未来的房子可能更注重智能化和环保性能。新型城镇化战略也在引导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这势必影响大城市房价走势。

全球经济形势也是重要因素。国际贸易摩擦、金融市场动荡都可能影响国内经济,进而冲击房地产市场。比如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国内投资和消费降温,房地产市场自然受到波及。

房产贬值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调控、人口结构、经济转型、技术革新、城市化进程和全球经济环境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正在重塑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对投资者来说,及时调整策略变得尤为关键。

于是,不少人转而选择把钱存进银行,希望能保住资产价值。

过去我国每年的存款增长普遍在10万亿元以内,但2022年出现了重大转变,光是居民存款就突破了17万亿元,比往年多出了10万亿多。

为什么钱会越存越不值钱?主要是因为存款大幅增加引起的连锁反应。当存款激增,银行为了吸引更多储户,就会抬高利率。存款增多了,房贷也就跟着增多。但问题在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跟不上货币增长的速度,这就造成了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说白了就是钱不值钱了。市面上的钱变多了,但是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并没有相应增加,所以同样的钱能买到的东西就变少了。

影响存款收益的因素很复杂。银行要支付运营成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赚取收益。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存款的实际收益常常追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导致存的钱实际价值在不断缩水。

拿吃饭来说,以前100块钱能吃一顿好的,现在可能就只够买几个小菜。这就是通货膨胀的影响,而且这种情况在未来十年还会持续。

那么我们分析下来,现金和房产都会贬值,那到底什么东西是真正保值的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