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哪吒2》就从春节档种子选手,变成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冠军了。
上映前,做梦都不敢这么梦的爽文剧情,就这样实现。
哪吒X敖丙这对登顶影史第一的CP,热度同影片票房一样,节节蹿升。
衍生周边上线即售罄,超话排行榜上电影名与“藕饼”雄踞冠亚军,与两人有关的剧情与二创内容遍布全网。
五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解构经典,对着哪吒与敖丙这对不死不休的宿命冤家一通爆改,将无法化解的纯恨CP调制成一款风味多样的友情CP——
同根同源的混元珠,一分为二化成了魔丸哪吒与灵珠敖丙。两人性情天差地别,却因出身都困于世人成见,在孤独中长大。
彼此是对方唯一的朋友,又因为身世之谜,不得不走到你死我活的对立面。
从天生一对的好友,到为家族与百姓相爱相杀,再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并肩对抗天雷,《哪吒1》里已经包揽10086种好嗑的设定。
而敏锐的导演,出于某种很直的直觉,将可能会引起遐思的画面有意识规避了。
比如,《哪吒1》结尾处两人携手对抗天雷的画面,导演刻意用了幼年哪吒与少年敖丙,生怕观众想得太多,嗑得太多。
还有一些“嗑点”,因为技术与经费有限,没能实现。
比如,导演饺子曾透露两人牵手后的背景贴图,本该是宇宙大爆炸的倒叙,地壳碎裂变回星辰再坍缩成一个原点。
哪吒与敖丙,既是初遇,又是混元珠历经千年,只分开三年的小别重逢。
这设定一再被强调,官方用尽“避嫌”手段也不管用了,宿命感的味儿,挠一下就上来了,同人观众的文思如泉涌,怎么都堵不住了。
五年后,《哪吒2》上线前,观众在宣发视频底下“群魔乱舞”,搞得人心黄黄,官方不语,一味寻找正经评论回复。
上线后,观众才知道什么叫 “二创绞尽脑汁,不如直男导演灵机一动”。
本以为命运互换的设定已经难以超越,《哪吒2》开篇就是“一体双魂、轮换肉身”,一具不怎么牢固的藕粉肉身,承载着哪吒与敖丙两个人的灵魂。
在双魂寄居一体的巧妙设定中,所有观众都得到了满足——
80后、90后在敖丙内核的哪吒身上怀旧,想起上美版哪吒留给自己童年印记。
“好学生”与“做题家”们在二者频繁切换,压抑自我才能通关的升仙考试中,会心一笑。
偏爱燃向兄弟情的观众,在两人毫不犹豫为对方牺牲的时刻贡献眼泪。
至于脑洞大开的同人观众,能嗑到的就更多了。延续混元珠的一体双魂设定,进一步水仙,退一步骨科。既是相护信任的挚友,也是几次共度生死存亡关头的战友……
这就是导演吸收二创“精华”的结果吗?
设定上已然包罗万象,遥遥领先,偏偏剧情上也没有半点放松。
在陈塘关被屠,哪吒以为是敖丙父亲害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陈塘关百姓遇难时,居然也只是撂下一句“下次见面,是敌非友”,就冲去升仙考核的最后一关,把美如大山的石矶娘娘揍成小手办一枚,只为完成三场试炼,拿到玉露琼浆给敖丙重塑肉身。
这一反套路的选择,不仅虚晃观众一枪,给了大家意外之喜,也为哪吒与敖丙彼此信任、互相支持的友谊镀上一层牢不可破的金光。
影片结尾处,两位少年看破升仙考试不过是骗局,决意重塑规则的一幕,更是动人。
“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为什么?”
“因为我们还年轻,不知道天高地厚。”
寥寥几句,尽显少年意气。
从第一部的自我确认,到第二部结尾的质疑规则,走上更为艰难的弑神诛仙之路,哪吒与敖丙的成长始终同频,彼此之间的感情在绝境中得到试炼。
盘完人设与剧情,很容易理解观众为何偏爱这对势均力敌的双强CP,因为市面上确实难得一见,双方都拥有顽强意直与强大力量,又能够彼此信任互相支持的CP组合。
电影上映初期,有这样一条影评热度极高——
“哪吒与敖丙的好嗑,在于直男是不懂爱情和兄弟情之间的界限的。他们以为的爱情是附庸,男女之间的爱情是占有,是拯救欲,是索取。而对兄弟情与友情的理解是并肩作战,灵魂伴侣,平等相待,互相迁就,而这些也是美好爱情的特质”。
前半句的结论,或许有些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偏颇,后半句的解读确实实实在在替观众说出了心声。
与其说这条影评是给《哪吒2》的,不如说这条影评是借由哪吒与敖丙的真双强CP,找到了国产剧集流水线炮制假双强CP的弊病所在。
“势均力敌”四个字几乎与如今的大男/女主剧集宣发绑定,但到了具体执行层面,观众在难嗑的剧集里总能见到对其中一方的边缘化处理。
标榜大男主成长的男频爽剧,女主要么娴静优雅成为不拖后腿的贤妻良母,要么呆萌可爱成为男主的唯一软肋,也成了男主的附庸。
女频成长则更像职场升级文,事业是重中之重,男主承担的角色更像是有识人之能的领导,比起恋人之间的欣赏,更偏向发现能干牛马的伯乐。
以上两种类型剧集交替出现,真给了观众一种选择了“大”就兼顾不了“情”的两难错觉。
于是在兄弟情的剧集中找“代餐”,变成双强CP爱好者为数不多的选择。
春节档中除了哪吒X敖丙的藕饼CP,还有一对听起来有点邪门却绝不小众的CP——陈思诚X王宝强,他俩的CP起源,就曾为观众提供长达近20年的代餐体验。
两人CP起源自国产剧史上堪称孤篇横绝的男性群像戏《士兵突击》。
2006年,《士兵突击》一上线,就经历CP乱炖,在那个互联网不算太发达的年代,变成同人二创大大大大烫门。
班长史今、班副伍六一、“草原五班”班长老马、钢七连连长高城、同乡战友成才、老A队长袁朗以及高学历战友吴哲等,随意排列组合,都有人嗑。
甚至连官方自己都曾认证,兰晓龙编剧评价角色性格时,曾直截了当地说:木讷老实的许三多与竹马成才之间的相处,更贴近于恋人关系。
近20年过去,《士兵突击》热度高低起伏,又迎来了复兴。
只不过这一次许三多成了被凝视成了“顶级魅魔”,他从用精神感染每一位战友的憨直之人,变为集万千宠爱的“嬷嬷圣体”。
群像人物之间多元的情感关系,让《士兵突击》的长尾效应愈发明显,视频卡段穿越时间周期被新一代观众接受,陈思诚与王宝强的古早CP也迎来新一轮翻红。
甚至越过正在宣传期的花开富贵CP(刘昊然与王宝强角色CP)。
归根到底,民选CP的盛行,对原始文本的另类解读,既是肯定主创对人物的丰满建构,也是对现有文艺作品表现的不满与反叛。
每一次玩梗和嬉笑,都是互联网对旧内容发动的一次复审复核。
既然在满地工业糖精中嗑不到真双强,索性就嬷一把双强CP,什么友情、爱情、亲情、兄弟情,感觉对了都能嗑。
或许这才是春节档火热CP,留给内娱编剧的CP构建启示录——
性别、容貌、高矮胖瘦都不要紧,要紧的事,每个角色都要有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历程。
要撑得起宣传语中的那个“强”。影史第一CP,最该被“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