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姐病重,望归!”
1981年5月,一封电报自中国大陆发往美国纽约,收信人是宋家小妹宋美龄,而电报中提到的“家姐”,正是她的二姐宋庆龄。
此时的宋庆龄已到弥留之际,想要最后见一下小妹。可宋美龄的答复让所有人感到心寒,姐妹二人至死没有见面。
二十多年后,宋美龄在美国去世,当人们翻看他的遗嘱时,才发现姐妹二人竟然立下了一条同样的遗嘱,内容令人心寒。
人们这才知道:宋家姐妹并非关系破裂,实乃现实所迫,若非政治,他们能够相伴晚年。
宋美龄是如何回复的?宋家姐妹又立下了怎样的遗嘱呢?
一、最要好的姐妹
曾几何时,宋庆龄与宋家小妹美龄是一对十分要好的姐妹,在众多兄弟姐妹之中,相差四岁的二人关系最好。
两人的父亲宋嘉树早年学商,清末时期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多有来往,可谓孙中山“背后的男人”。
宋家思想先进,亲近西洋。宋家三姐妹分别为宋霭龄、庆龄及美龄。虽为女子之家,但都接受了良好的文学教育,是那一时期不折不扣的高知青年。
1908年,清朝尚未灭亡,15岁的宋庆龄便踏上了留学美国之路,年仅11岁的宋美龄也跟随姐姐前往。
身处异国他乡,两人相依为命,稍大一些的宋庆龄给了宋美龄最大的温暖,时时刻刻照顾着年幼的妹妹,两人的感情也愈发亲厚。
1913年,回国途中的宋庆龄收到了父亲发来的的电报:国内革命失败,转道日本。
在日本,成年后的宋庆龄第一次遇见孙中山。自懂事之后,宋庆龄便从父亲那里了解到了孙中山的为人与功绩,她因此十分敬仰中山先生。
宋庆龄刚刚到达日本横滨,她的姐姐宋霭龄便与孔祥熙结了婚。宋霭龄结婚回国,孙中山一下就没了贴身秘书,宋庆龄便因此代替了姐姐,时刻陪伴在孙中山的身边。
仰慕之情加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宋庆龄渐渐爱上了眼前这位伟大的男人,而她很快就把这件事情分享给了宋美龄。
在给宋美龄的信中,宋庆龄说尽了自己对于孙中山的情感,她希望妹妹能够懂得这种仰慕。
然而这份爱情并未得到身边人的支持,孙中山身边的人,例如胡汉民、廖仲恺等等皆反对二人婚事。
宋庆龄的父亲最为崩溃,因为他一直将孙中山视作兄弟,不曾想孙中山却要做自己的女婿。
在所有人都反对之时,宋美龄坚定地站在了姐姐的身后,她从美国写去信件,表示了自己对于二人婚姻的支持。
宋美龄的支持给了宋庆龄莫大的鼓励。然而等到宋美龄遇见爱情时,宋庆龄却持坚决的反对意见,这也成了二人“决裂”的开端。
二、政见不同
1917年,完成学业的宋美龄回到了国内。本就出身巨贾之家,如今家族又在政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宋美龄自然被视为上等社会名媛。她时常出入各类上流宴会,也成了不少人仰慕的对象。
1922年,彼时还在粤军中摸爬滚打,迟迟看不到出头之日的蒋介石也加入了“追求”行列,成为了宋美龄的追求者之一。
宋家信仰基督教,蒋介石因此将自己的两妻一妾全部休掉,对宋家小妹展开了长达五年的追求。
也正是这五年,蒋介石从一个中层军官逐步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的话事人,到1927年,直接另立“国民政府”,权倾一时。
即便如此,宋家人依旧看不起蒋介石,尤其是宋庆龄。在蒋介石刚刚追求宋美龄时,宋庆龄便极力反对二人来往。
“我宁愿看到我妹妹去死,我也不会愿意看到她嫁给一个拥有众多情妇的男人!”
在宋庆龄的心中,宋美龄应该嫁给一个有学识、有修养的人,而不是一个操持兵戈的“武夫”,即便他日后成了头号人物,宋庆龄依旧不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尤其是蒋介石于1927年4月叛变革命之后,始终维护国父遗愿的宋庆龄彻底与蒋介石决裂,更加认为蒋介石是一个卑劣之人。
眼见共产党人被蒋介石制造的“白色恐怖”屠戮殆尽,宋庆龄怒不可遏,她以“第一夫人”的名号公然批评蒋介石的所为,双方势同水火。
而正是此时,宋美龄答应了蒋介石的求婚,宋家的小公主就这样嫁给了姐姐的敌人。
宋美龄婚礼以前,她曾写信给宋庆龄,希望姐姐能够放下成见,出席自己的婚礼,见证自己的幸福。
然而此时的宋家姐妹已然不能与往日那般亲近,他们的一举一动,不仅仅代表着情感,还有政见。
因此,宋庆龄含泪拒绝了小妹的邀请,这成了姐妹二人的第一裂痕。大婚后不久,蒋介石复出政坛,成了民国总统。
而在法理之上,宋美龄也成为了“第一夫人”,一家出了两位“第一夫人”,这对宋家而言是无上荣耀,但姐妹二人并不对付。
例如在蒋介石和宋美龄共同倡导的“新生活运动”之中,两人倡导中国传统价值,以维护国民政府之统治。
在这场运动中,宋美龄倡导中国妇女应该遵从“贞洁、持家”等中国传统妇女道德,大有封建意味。
而宋庆龄对此非常反对,她长期致力于女性解放运动,认为这项运动是压迫中国妇女,二人因此产生分歧。
而这样的分歧,不过是两人政见不合的一个小小体现,随着双方政见的渐行渐远,加之蒋介石反动性质的愈发显现,他们最终还是站在了对立面上。
三、老死不相往来!
抗日战争,是宋家姐妹难得相聚的时刻,在这场全民族的劫难之中,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一致对外,宋家姐妹也不例外。
宋庆龄在战时号召妇女组建前线后援会,而身在南京的宋美龄也同样组织了类似机构,他们最终选择联手,与大姐宋霭龄一道组织妇女儿童为前线输送物资、救治伤员。
可还未等到抗战结束,姐妹三人便开始分别。最先离开的是大姐宋霭龄,于1944年离开大陆,而后是宋美龄。
1948年11月,宋美龄搭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就此离开了中国大陆。在她离开后不久,宋庆龄就给她发去了电报,希望她在异国他乡能够平安,如若需要一些帮助,自己可以经力而为。
彼时已是1949年年中,宋庆龄的这封信大有“劝降”意味。宋美龄看到信后的反应已然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二人此生最后一次通信。
1969年,宋家六兄弟中的小弟宋子安在香港去世,宋家全体成员到场送别,唯独缺了最爱弟弟的宋庆龄。
两年后,宋子文在美国去世,又是家人离世,身在世界各地的宋家人都收到了消息,陆续赶到美国。
北京方面也给出明确消息,宋庆龄会搭乘专机前往美国参加葬礼,这一消息很快就公布了出去。
彼时,已定居在美国的宋霭龄确定了参加葬礼。而宋美龄也已经在从台北飞往美国的路上,飞机停在夏威夷加油。三人团聚,一步之遥。
可蒋介石却按住了宋美龄的前进之路,他赶忙发来电报,示意宋美龄和宋霭龄不要前往葬礼。
等到宋子文葬礼前一天,宋庆龄因为无法落实专机而取消了赴美之行。宋美龄怀疑其中有诈,索性返回了台湾。宋霭龄犹豫不决,最终也并未参加葬礼,本来的亲人相聚,最终沦为空谈。
之后的十年里,宋庆龄不止一次托人带信给宋美龄,希望能够约她在某处见上一面,了却心愿。可宋美龄从未回应。
台湾方面十分紧张宋美龄的一举一动,尤其是蒋介石去世之后,宋美龄成为了蒋家的最大一面“旗帜”,她的所为关乎太多。
1980年,宋庆龄托人打听宋美龄在美国的住址与电话,希望能够与她联系。可喜的是,宋庆龄不久后便病入膏肓,说话都费力,更不要说写信。
根据宋庆龄身边工作人员所言,宋庆龄弥留之际一直在说自己的妹妹,说是想见见她。
可这一愿望并未实现,宋庆龄弥留之际,北京方面给宋美龄去了电报,可她却回复了一句:把姐姐送到纽约治病。
这句电报的末尾,宋美龄甚至没有留下姓名,实在令人唏嘘。而等到宋庆龄不幸逝世,尽管北京方面一再邀请,但宋美龄并未参加姐姐的葬礼。
这也并非她不想,而是台湾方面害怕,宋庆龄逝世的消息刚刚出来,蒋经国就把电话打到了美国,希望宋美龄不要“感情用事”!
可见,宋美龄就算再思念姐姐,也无法回国,因为她的行为会违背许多人的意愿。
2003年,宋美龄去世,令人惊讶的是,她与姐姐留下了类似的遗言:希望能够葬回上海,葬在家人的身边。
可见姐妹二人并非无情,而是政治的枷锁让他们不得不“斩断六根”,实在令人心酸。
参考资料:
蒋介石与宋美龄 一桩婚姻如何影响中国近代史_资讯_凤凰网
揭秘宋氏三姐妹关系:宋美龄为何至死都不愿见宋庆龄?-齐鲁晚报网
1927年12月1日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宋美龄|蒋介石_凤凰历史
宋庆龄忆往事:父亲请求日本政府阻止结婚未成-中国质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