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回春渐
时盛岁新
2月6日—2月7日
备受关注的黄陵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政府县长李建雄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回首2024
一路向光 全程璀璨
展望2025
春山可望 未来可期
回首2024
过去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黄陵县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民族圣地·绿色黄陵”和“三区一高地”发展定位,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圆满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聚力挖潜能、拼经济、稳增长,在接续奋进新征程上彰显“黄陵实力”。
一年来,我们聚力建集群、育主体、延链条,在产业转型新赛道上跑出“黄陵速度”。
一年来,我们聚力谋发展、兴产业、促增收,在乡村振兴新机制上打造“黄陵样板”。
一年来,我们聚力抓融合、强功能、提品质,在城乡发展新布局上凸显“黄陵品质”。
一年来,我们聚力强创新、搭平台、促转化,在改革发展新动能上形成“黄陵模式”。
一年来,我们聚力解民忧、破难题、办实事,在民生福祉新成效上体现“黄陵温度”。
这些数字记录2024
全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亿大关,达到302.7亿元,增长7.7%,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4762元、19046元,增长4.4%和7.1%。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列“西部百强县”第46位,为全市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27名县级领导包抓128家“五上”和“临规”企业,纾解企业生产经营难题40项。
建立健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助力贷款4521.8万元,兑付民营经济发展奖补资金2061万元,净增市场主体873户、“五上”企业10家。
深入开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消费4000万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2亿元。
全年发电105.1亿度、增长37.9%。完成工业总产值369.8亿元。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5条,全年接待游客141万人次,增长27.9%。
数字黄陵一期建成投用,“轩辕云”数字底座集成数据26亿条。
新建高标准农田9000亩,粮食产量5.46万吨。
出台农业高质量发展“1+N”政策,以“五新”模式更新改造果园2.7万亩。
一产增加值增长3.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项目175个,完成投资1.2亿元。
政策性果业扩面投保4.5万亩,“保险+期货”投保1.5万亩。
实施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25个,1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收入村达到全县总数的50%。
建成农业产学研示范基地5个590亩,聘请和培养果业四级技术推广体系人才143人。
创建省市两级高质高效果园、美丽果园和亩均效益冠军园12个。
实施完成轩辕大道改造、滨河健身步道建设、城区排水防涝治理以及阳光、沮源、帝景苑等5个小区地上地下配套设施改造提升。
阳沟新村、仁和苑小区等5个集中居住区690户居民、230户商铺实现统一供暖,新区商品房、商铺入住率分别提升至86%、70%。
投资2.7亿元,实施完成店头基础设施改造、田庄街区基础提升、隆坊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34个。
完成22个村55个村民小组气化乡村任务,农村改厕1440户、煤改气717户、煤改电534户,避灾搬迁357户1256人,窑邦背改造77个村1789户5316孔。
327国道黄陵至咸阳段一期全线贯通。
新区3条路网建成投用。
建成5G基站112个,城区雨污分流覆盖率超过95%,新铺天然气主管网24公里,开通城乡客运一体化公交6条。
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5家、科技企业孵化载体5家,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累计达到172家,转化科技成果14项。
实施“两链融合”“揭榜挂帅”等重大科技专项11个,与50余家高校院所开展各类横向课题研究82项。
投入科研经费4.2亿元,增长112.7%,技术合同成交额2.36亿元,增长7.3%。
“总校+分校”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乡镇回流学生128名。
开展高质量产业发展对接推介会等招商活动37次。
“丝博会”“陕粤港澳”活动周等平台签约引资项目39个266.7亿元。
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9个,到位资金25.3亿元。
产业引导母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在5G通信、新能源材料等领域投资2.07亿元。
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1687万元。
政府救助民生保险参保13.68万人。
开展重阳义诊、脑卒中筛查等活动,惠及群众3.4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1021人。
建成镇村健身中心19个,举办全省群众门球比赛、“夏季村晚”、戏曲大赛等文体活动160场次。
拆改燃煤锅炉28台,沮河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空气优良天数349天,较上年增加20天,创历史最好水平。
实施造林绿化2.5万亩,全省节能降碳能力提升活动在黄陵举办。
全年信访总量下降11%,食药包保覆盖率100%,政府债务始终保持在绿色等级。
这些荣誉闪耀2024
总投资117亿元的碳硅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项目备案和用地已通过省市批复。
全国首套极薄煤层智能化高效开采技术在黄陵矿业成功应用,3家矿井达到国家级Ⅱ类高级智能化水平。
黄帝陵被命名为首批全省统一战线教育基地。
编制完成《黄陵通航产业发展规划》,机场扩建审核、空域划定审批等顺利通过,通航产业园正式揭牌。
鲜丰公司西北果品中转站落户黄陵。
苹果、翡翠梨被认定为“中国生态原产地标志保护产品”,荣获“中国生态苹果之都”“中国生态翡翠梨之乡”。
建庄苍术通过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成为西北首家苍术GAP基地。
田庄镇入选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公布的“农业产业强镇立项名单”。
建成官庄村、鲁村、秦家塬村、韩庄村4个“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建庄村、潮塔村、闫塬村、丁村、太贤村5个市级重点村。
全国首个苹果全程机械化试验站在隆坊镇揭牌运营。
《黄陵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复,《黄帝文化园区总体规划(修编)》《上城保护更新项目工程实施规划》《黄陵新区中西组团概念性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完成燃气、殡葬、垃圾清运等专项规划编制。
沮河防洪工程、水毁堤防修复、乡村公路提档和农村电网升级全面完成。
塬区果园灌溉实现全覆盖。
被命名为省级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
宏顺矿业机械设备公司、皓发生物科技公司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项目审批服务”“政府融资担保”“构筑人才体系”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县工业园区获评全市六星级工业园区。
“四强化四提升”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十大优秀案例。
高新区被列为全省“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试点。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成立,省人民医院与县医院医联体成功合作,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新区第二小学、桥山幼儿园全面建成,隆坊第二小学和第二幼儿园完成主体建设,黄陵中学与衡水中学建立教育帮扶合作机制,隆坊幼儿园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
轩辕酒、黑陶制作工坊入选第四批省级非遗工坊。
阿党镇荣获陕西省非遗示范镇称号。
黄帝陵古柏群纳入全国整体保护工程,入选全国首批古树名木保护试点县。
荣获陕甘两省子午岭护林联防先进单位。
奋进2025
202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通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县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标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紧扣“民族圣地·绿色黄陵”“三区一高地”发展定位和“六大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改善民生、防范风险、维护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黄陵实践新篇章。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一般预算收入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6%,全面完成市上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
2025年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在迎难而上稳经济稳增长上持续下功夫,让高质量发展后劲更足
(二)围绕产业转型延链强链,在坚定不移调结构提质效上持续下功夫,让高质量发展势头更强
(三)紧扣乡村振兴强农富民,在全力以赴兴产业促增收上持续下功夫,让高质量发展成效更大
(四)聚焦改革创新蓄势赋能,在紧盯不放疏堵点攻难点上持续下功夫,让高质量发展活力更旺
(五)突出城乡融合双向推进,在坚持不懈提能级强功能上持续下功夫,让高质量发展基础更牢
(六)回应群众关切改善民生,在用情用力办实事谋福祉上持续下功夫,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亮
(七)坚守安全底线防范风险,在毫不松懈保稳定促和谐上持续下功夫,让高质量发展步伐更稳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揽,恪尽政府之责、提升政府之效、彰显政府之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我们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做到忠诚为政。
我们要秉公用权顺民心,始终做到依法行政。
我们要攻坚克难抓落实,始终做到高效勤政。
我们要正风肃纪守底线,始终做到廉洁从政。
会幕徐降
新篇待谱
黄陵县将以改革之勇解难题,以创新之举强动能,以攻坚之势求突破,锐意进取,迎难而上,求真务实,担当实干,为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黄陵实践而努力奋斗!
记者:寇银萍
审核:吴静
责编:孙婷
编辑:王文娟 刘会云
黄陵融媒体中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