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年轻人的潮流文化也变得更加多元化起来。



以前大家只知道年轻人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喜欢看电视剧,而现在已经慢慢的有很多年轻人都爱上了另一种娱乐活动。

那就是相声。



相声与小品都是语言类的艺术,但不同的是相声少有表演的部分而更注重口头的表达。

要用相声来逗笑观众有时候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相声界却有着许多优秀的演员,李金斗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在相声圈德高望重的前辈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进阶的相声演员

李金斗的相声之路是从他十三岁时开始的。

在正式学习相声之前李金斗的成长道路上历经了许多的艰辛困苦。



他亲眼见证了一个和谐的家庭变得四分五裂——父亲毅然决然的离去,弟弟和母亲的逝世。

这个家里最后就只剩下他一个人。

这些令人悲痛万分的事情都落在了李金斗的身上,但他却也没有自暴自弃。



母亲的好友受母亲的委托照顾着李金斗,这也让李金斗能够健康的成长起来。

十三岁时他意外的发现自己对相声有着浓烈的兴趣,所以他决定放手一试。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李金斗也发现自己在讲相声这一方面似乎确实有那么些天赋。



于是他对相声的学习就更有干劲了,他的台风也越来越好,讲相声的风格就好像浑然天成一般。

再加上自己的老师是一代相声名家赵振铎,在学习相声这一方面,有一个良师能够指导他也就注定了他一定会进步得比寻常人要更快。

原本以为李金斗的相声生涯就此要拉开更大的帷幕了,却没想到又赶上了文革。



因为身份而遭到批斗的李金斗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暂时停止对相声的学习。

但他心里始终憋着那么一口气儿——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放弃讲相声。

虽然离开了自己专业学习相声的北京,但他依然没有长时间地停滞不前。



即便敏感时期领导不愿让他再上台讲相声。

他也一直默默地提升着自身的能力,他依然期待有一天他能够站到台上去,用相声给观众带来欢乐。

这一等就等了快十年。



都说人一旦跌到了谷底就一定会触底反弹,或许这对李金斗来说也有着一定的道理。

熬过了文革这一大冲击,李金斗的相声之路走得越来越顺畅了。

先是在国庆30周年献礼的舞台上用精彩的表现获得了表演类最高奖项。

后来又和搭档陈涌泉凭借《武松打虎》获得了“首届中青年演员调演”中的优秀表演奖。



这还只是文革结束后的几年中获得的奖项,其实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金斗不断地进步着,不断地斩获新奖。

不管是自己一个人还是与搭档合作,都取得了许多不错的成绩。



李金斗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进阶成为了真正的相声大师。

学成归来收徒弟

活到老学到老,李金斗在学习相声这件事情上就是这样做的。

在学习相声、表演相声再到教授相声的过程中,李金斗没有过丝毫的松懈。



李金斗从来就没有在心中给自己下过一个多么远大的目标。

只要做好当下把每一次上舞台演出的机会都把握好,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这就是他想做到的事情。

至于在未来能不能成为一个相声大师,能不能收许多徒弟,他从来就没有担心过。



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年龄在不断的增长,留给自己能够上台演出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他心中就不免担心起相声的传承和未来的情况。

每一种文化都需要人来传承和弘扬,相声也是如此。

从前的他只想做好自己该做的,但现在的他却更想发现更多的人才能够将相声这样一门艺术继续传承下去。



也就是在那时他第一次有了自己学成归来便要当师者的想法。

2003年,已经56岁的李金斗与宋德全终于正式成立了他们的相声俱乐部。

已经懂慢慢的开始挑选自己的接班人。

在许多年轻人中,他选中了刘颖



也就是这样,刘颖顺理成章就成为了他的大弟子。

他像严格要求自己那样,也严格要求着刘颖,对于他平时的训练非常上心。

看到自己的徒弟取得进步和突破,他也会由衷地感到欣慰。



后来慕名而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都想成为李金斗的徒弟,跟他一起学习相声。

当然这其中也就包括很多都是圈内的人士介绍而来,其实李金斗本人没有想过要招收那么多的徒弟。

不过他心里也知道,既然答应了要做别人的师傅,那就一定要对弟子尽到师傅的责任。



本着毫无保留的教授知识的想法,李金斗前前后后就收了75个徒弟,这是他之前从来不会想象的。

但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那就是对待所有的弟子他都一视同仁,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

他是真的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够像自己一样站上更大的舞台,去展示相声的魅力。



即便自己没有收多个弟子的初衷,但他依然竭尽所能的去教给他们相声的专业知识和各种技巧。

或许是作为一个师者的本能,李金斗只想用最好的方式、尽最大的努力培养好这一批年轻人。

而不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来仰慕他这个所谓的“相声大师”。



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大师不仅仅是自己有能力,也要为整个行业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

天生热心肠

李金斗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他自身专业能力强,对待学生尽职尽责,还在于他就是个天生的热心肠。



“李金斗是相声圈里人缘最好的”。

这是同行的王平对李金斗的评价。

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是因为李金斗无论是对自己的同行还是对圈内的晚辈,他都十分的热心。



无论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什么样的难题,李金斗都很乐意出手相助。

在一些演员的事业发展遇到瓶颈时,他会耐心的劝解和给出实质性的建议,帮助他们解决难题,继续向前。

在被他帮助过的人当中,就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那就是于谦



因为得到过李金斗的帮助,于谦的事业发展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就算说李金斗是于谦的贵人也毫不为过。

在于谦还是曲艺团的一个小学员时,他就已经与已经都相识了。

李金斗是一个独具慧眼的人,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愿意多次帮助于谦。



在曲艺团里李金斗总是耐心的给于谦传授讲相声的技巧,也时不时的询问于谦的学习情况,时刻关注着于谦的发展。

在于谦毕业后,他又多次的向某位相声大师引荐于谦,希望于谦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而李金斗热心肠的地方更在于,在于谦自己都被大师拒绝到心灰意冷的时候,李金斗却依然没有放弃将于谦继续引荐给他。



也许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李金斗不愿看到一颗金子就这样被埋没,但更多的也能够看出他的热心肠。

能帮忙的他一定竭尽所能的去帮,这或许也就是他人缘好的原因。

这么一看来,李金斗也确实是于谦的贵人。



如果没有李金斗或许于谦永远都没有办法进入大师的麾下学习,也就很难达到今天的水平,取得现在的成绩。

如此热心肠的李金斗,也着实是一个真性情,不扭捏的人,这也是他作为相声大师的人格魅力所在吧。

结语

经历过漫长的成长历程才长成一颗大树的李金斗,一路上有过斗志昂扬和意气风发,也有过停滞不前和手足无措。



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要成为一名相声演员的目标,而是一步步的向这个目标迈进,最终成为了一名相声大师。

他一边做着演出展示着自己的舞台实力,一边带着徒弟关心着身边的人和事,又展现着自己的人格魅力。

他不仅能够做到让自己事业有成,还为相声界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通过这些我们不得不承认李金斗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生活中我们也应当和他一样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的朝着目标去努力。

而对待他人,我们就永远满怀着赤诚与爱,要相信每一次伸出的援手都是温暖的传递。

希望大家也能够努力去成为一个强大又善良的人吧。



对于李金斗的故事你还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