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太平洋岛国库克群岛,宣布其总理马克·布朗将访问中国,并预计此行,将签署一项战略合作伙伴计划,这一下子就点燃了不少国家的神经。



【马克·布朗】

对库克群岛来说,这是10年来第一次对中国正式的国事访问。通过这次访问来增强与中国的贸易、气候变化、投资、旅游和基建设施方面的关系,绝对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总理布朗甚至把这次访问,看作是库克群岛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正常外交活动,却引发了新西兰的“特别关注”。新西兰总理拉克森,对库克群岛这一举动表示了明显的担忧,他甚至指责库克群岛这种深化中库关系的做法,对安全构成了威胁。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新西兰和库克群岛之间,那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长期以来,新西兰一直负责库克群岛的国防事务,还提供了一些公民服务。这种历史渊源让新西兰似乎感觉有权过问库克群岛的外交事务。

然而,从严格的法律角度讲,作为主权国家的库克群岛,完全有权选择自己的外交政策。新西兰的强硬态度何尝不是一种历史包袱,和地缘政治焦虑的体现?

除新西兰外,中国和库克群岛交好,美国亦是最难受的国家之一。太平洋地区虽然在地理上远离美国本土,但因其战略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但现实是,中国在南太打开了新局面,美国干预也来不及了。早在1997年,中国和库克群岛就已经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次总理布朗的中国之行,只不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添几块砖头,巩固一下双方的合作。



【中库合作】

而对于这种再正常不过的国际交往,有些国家却总爱戴上有色眼镜,企图给它贴上“阴谋”的标签,把它扣成所谓“中国威胁”的新版本。

其实,库克群岛的这一战略动向,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南太平洋地区,稳步推进的结果之一。

随着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增加,一些西方国家开始捕风捉影地抛出中国威胁论,声称中国会通过港口和机场项目扩大军事存在。说实话,这些指控实在是缺乏事实根据,多数只是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偏见。

相反,中国在和库克群岛的合作中,一直坚持的是开放、包容和共赢的发展理念,目的在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和用“威胁”一词来形容两国关系,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中库合作】

显而易见,中国面临的这些“威胁论”其实更像是一种无奈的嫉妒。在经济合作和外交拓展的过程中,中国一直凭借着诚意谋求互利共赢,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常常习惯用最大的恶意,揣测别国的良好意图。

面对这样的质疑,中国需要更加坚定推进自己的外交战略,继续以开放的态度处理国际关系。

当下,中国在南太平洋的布局正逐渐成型,库克群岛只是其中一个节点。在整体大局中,这样的布局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确实涉及到中国外交政策的硬度和广度考验。

可以预想到,未来中国与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关系也会逐步升温,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继续强化友好合作,而不是被一些不实之词所左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