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老美,老美的军工科技在二战之后发展迅速,可以说发展的是相当牛X,虽然老苏曾经与之旗鼓相当,但老美的军火库感觉更加的多样性,感觉有更多的尝试,常常能做到其它国家做不到的,也敢想其它国家不敢想的。
就比如舰载反潜机,这是海上舰队必须要配备的机型,没有它的话,整个舰队就会沦为潜艇的靶子。
于是有舰队的大国都在研发自己的反潜机,但这些反潜机大部分都是直升机改的,只有老美敢玩点花活,老美竟然搞出了一款喷气式固定翼舰载反潜机,它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喷气式固定翼舰载反潜机,并且还是一架萌萌的飞机,是一架有独特颜值的飞机,它就是老美海军的S-3舰载反潜机,其代号为Viking,它还有一个“北欧海盗”的外号,更是有一个“维京人”的外号。
大家都知道无论什么船,它的甲板都堪比寸土寸金的存在,二战之后海上力量的绝度主力就是航母,所有其它舰船都是为航母服务的,因为航母上面的舰载机才是舰队的绝对攻击武器。
但即便是有几百米长的现代航母,其搭载的舰载机也是种类越少越好,其舰载机的体积尺寸也是越小越好,尤其是辅助功能的飞机,那更是能少就少,能小就小,这样才能让航母搭载更多的舰载作战飞机,这样才能腾出来机库和甲板的空间好方便后勤保障以及储备各种物资。
老美这次反其道而行之,竟然把喷气式固定翼飞机当舰载机使用,还让其登上了本就不宽裕的甲板,这不得不说老美对这个飞机拿捏的十分到位。
老美这架S-3舰载反潜机是洛克希德搞出来的,它是1972年首飞的,更是在1974年就开始在老美海军中服役了,这对老美海军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机型。
既然想登陆甲板,那机必须要控制机身尺寸,但该有的燃油量和该有的设备一个也不能少,因此S-3就被设计成一个段胖机身,上单折叠翼的飞机,它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结构,在它的机腹弹仓部分更是被分割为左右蚌壳式开启的两部分,每一边都可以挂载2枚1000磅的Mk36深水炸弹或2枚Mk46反潜鱼雷,或者是4枚500磅的Mk82减阻航弹或者更小一点的Mk53深弹。
S-3的机翼外侧是有两个“湿挂架”的,这两个挂架也可以挂载武器,但通常是挂载副油箱的,这个“维京人”虽然各自不大,但其武器的总载荷量有三吨多。
既然是喷气式飞机,S-3的翼下发动机是使用的两台通用电TF34涡扇机,单台推力42千牛, 最大飞行速度840千米/小时,保证它可以迅速到达指定搜潜区域。
那该机究竟有多大呢?它机长16.26米,翼展20.93米,高度6.93米,机翼面积为55.56平方米,是不是不直观?那就做个对比,它和当时最帅战机F-14雄猫占用甲板的面积差不多,这主要得益于其能折叠的机翼。
既然是反潜机,那除了武器之外就是其各种精密的反潜设备了,在那个年代世界上其它国家飞机上的航电还真没有老美的好,这也一直是老苏的短板,直到现在的大俄也无力做出改变。
这个“维京人”搭载了 X波段前向雷达、360度红外扫描仪、尾部伸缩收藏着磁异探测器,机身中后部装填了60个声纳浮标,并且拥有完备的数据处理分析和记忆对比计算机,模拟式声学记录仪。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设备的加持,才能让S-3在高空高速飞行的时候详细掌控水下细微的变化,才能起到反潜的作用。
相较于传统的反潜直升机,“维京人”的优势特别明显,它能在距离航母战斗群数百公里的地方建立主动攻势反潜屏障,它比反潜直升机飞的更远,携带的武器更多,滞空时间时间更长,在经过空中加油之后,那就能更长时间,更远距离的执行任务。
在那个年代“维京人”一共造了187架,这187架全部是老美海军自用的,不是不想卖,而是卖不出去无人买,因为除了老美,谁有那么大的航母?谁有弹射装置?其它国家买了作用也不大,总不能只在近海作业吧。
老美所有的飞机都是一边造,一边用,一边升级,“维京人”自然也不例外,在冷战结束之后,有一大部分S-3A的机型就进行了升级,成为B型,主要升级的项目是更换更先进的火控雷达系统,具备发射“鱼叉”反舰导弹并执行一定对地轰炸任务的能力。
本来这货挺好用的,老美也计划着后面的升级,延寿和改造,然而计划始终跟不上变化,老美最大的对手老苏解体了,老美航母最大的威胁就是老苏的核潜艇,老苏一解体,这些核潜艇基本就很少出动了,大部分都在港口趴窝,这时候“维京人”的作用就小的多了,自然而然的就提前退役了。
但老美还是很忌惮老苏趴窝的核潜艇的,在大俄倒向西方的时候,老美以防止核反应堆出现事故,污染环境为借口,竟然联合北约诸国每年掏一部分钱用于拆解老苏遗留给大俄的核潜艇,这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小日子排放核废水你老美怎么不说这是污染环境?真TM双标。
不过话又说回来,老叶时期的大俄基本被老美给忽悠瘸了,差点被忽悠成第二个小乌,但奈何老美的军工复合体不乐意啊!老美军工复合体说你把大俄吸进北约了,老美没有假想敌了,我TM以后怎么卖武器?怎么赚钱?
不管怎么说,这加“维京人”是有两把刷子的,是唯一的喷气式固定翼舰载反潜机,是可以记入武器发展史的一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