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晓莹

1月26日,日本34岁男子铃木悠司拉着人力车抵达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开普敦,结束了从肯尼亚到南非6000多公里的非洲拉车之旅。这个拉车走遍世界的壮举,他已经坚持了9年。

去年7月1日,昵称“阿甘”的铃木悠司拉着人力车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出发。一路途经坦桑尼亚、赞比亚、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最后抵达南非开普敦。他在终点向支持者致谢:“没有你们,我不可能成功。我(拉着人力车)跑步是为了好玩。我已经旅行了9年,我从你们那儿汲取力量,也回馈给你们力量。这就是我的生活。”


1月26日,来自日本的铃木悠司(右)抵达位于南非开普敦的旅途终点后与一名男子合影。 新华社

2016年,铃木悠司拉着超过100公斤重的人力车,脚穿日式厚底短袜,开始走遍世界的拉车之旅,还在社交媒体上记录行程。9年来,他先是在2016年至2017年拉着人力车从中国走到印度,接着在2017年拉车在欧洲大陆走了2500公里,2022年至2023年又拉车在美国走了5100公里。

铃木悠司这次非洲之旅的节奏不快,每天走四五十公里,然后休息一两天,再开始下一段行程。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生命其实很短暂,他只是想享受人生。他在非洲收获了不少“粉丝”:来自开普敦的社会活动家麦凯在南非萨尔达尼亚湾欢迎铃木悠司,称他“善良、友好、脚踏实地”,这趟旅途“鼓舞人心”;南非厨师马修·德赖登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了铃木悠司,并在他抵达韦尔德里夫后为其送上一份糖醋鸡肉面,这让铃木悠司想起了家乡的味道。他一路上还领略了非洲的自然风光,“这里的大海很美,落日也很震撼,我还第一次见到了野生海狮”。


1月26日,来自日本的铃木悠司行进在通向南非开普敦市中心的公路上。 新华社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人力车源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后来被法国人引入中国上海的租界。因为当时的上海法租界要求人力车统一涂装黄色,因此在中国得名“黄包车”。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那个汽车尚不发达的时代,人力车是亚洲很多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如今,日本东京浅草地区还有用于旅游观光的人力车,很多人前往浅草时会乘坐人力车“打卡”景点。而且,如今拉车人队伍里还出现了不少女性面孔。东京人力车公司社长西尾龙太介绍说,他们公司目前有约100名拉车人,其中女性约占三成。他们身着统一服饰,脚上穿着日式厚底短袜,还会承担部分导游职能,会说外语或拥有丰富的景点知识储备,拉车时向游客“科普”当地人才知道的景点和文化风俗,拉车人也成了东京浅草地区的一道风景线。

拉车人不仅由公司统一管理,上岗前还需要经过长达数月、20到100次的培训。这些培训并不简单,内容包括如何在不同路况下平稳拉车、如何与游客互动、如何提供优质服务等。日本广播协会(NHK)在一则报道中提到,参加培训的人中只有约两成能顺利通过。


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毕竟这是一份高薪工作。NHK报道称,两人乘车10分钟的价格为5000日元(约合240元人民币),60分钟的价格为2万日元(约合960元人民币),公司的“销冠”每月能拿到超过100万日元(约合4.8万元人民币)的收入。曾月入127万日元(约合6.1万元人民币)的原田优一郎说,他刚到浅草地区拉车时只会说“hello”和“yes”,现在已经会说中文、英语、韩语、印尼语等五种语言。除了车拉得好,原田优一郎还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各种关于浅草文化的内容,很多顾客因其服务周到、坐车体验好而成为他的“回头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