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文化中的一抹亮色,承载了无数大学生的兴趣和梦想,是大学生专业扩展的创新平台。

据相关调查显示,83.42%的受访大学生都曾参加过校园社团等学生组织,其中76.34%认为社团为自己培养和发展了一项爱好,让校园生活更加充实。

那么,什么样的社团更能令学生心动、让大学生活更加精彩纷呈呢?今天小编就以“能文能武”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和大家一起解锁大学文娱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据小编所知,华中师范大学现有语言文学类、爱心公益类、体育竞技类、艺术创意类、文艺表演类、学术科研类社团6大类、109个社团。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复,可任由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社团,丰富大学课余生活,提升综合实力。

而加入这些社团的学生,既可以通过实践中的学习反思,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认识和运用能力,实现心智的成熟自我价值的飞跃,还可以与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共同实践、研究、创造,相互学习,利用这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的风采,也为以后的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总归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其个人成长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例如挂靠华中师大计算机学院机器人协会,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定期举行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会,成员之间共同研讨机器人的结构建模与技术难点,持续追求更高层次的创新。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机械、电机等理论知识应用实践,并将机器人舞台剧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在多项全国性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12年在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等大型赛事中获得一等奖30项

特别是在近期举办的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中,该校机器人代表队凭借《千古一帝——秦始皇》、《穆桂英挂帅》、《机械征途》、《汉武双璧》等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紧密融合的创意巧思,让“冷冰冰”的机器人“活”了起来,带给对手和裁判不少震撼,最终斩获表演赛冠军、季军创意赛亚军二等奖

通过参赛,队员们不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融合,更深刻体会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精髓。每一场竞技,都是对他们专业技能的精进打磨,也是他们不断学习新知的宝贵机会。



同时,在该协会成员眼中看来:“协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我们可以看一看更广阔的天地,向更好的学校学习,也有机会向同年龄段、水平更高的同学学习。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到在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让专业知识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让专业不仅仅停留在普通作业中。”

篇幅有限,小编仅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与众不同、能文能武的机器人协会,其日常社团活动和各类赛事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助益显而易见,而这还只是该校109个社团的“冰山一角”。如果你还想了解其他古韵悠扬的阮艺协会、极具民族特色的卿衣汉服社、求真求学的数学竞赛协会、互促互助的TEDxCCNU团队……不妨看看这所6大部属院校之一的华中师范大学,试着发现不一样的自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