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你好,李焕英》让贾玲从一位喜剧演员一跃成为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的女导演,但她后续推出的《热辣滚烫》却让其口碑翻车。
贾玲在春晚这个舞台上“消失”了三年,其喜剧演员的标签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
时间会让一切答案浮出水面,如今时过境迁,贾玲的选择是正确的吗?
春晚这个舞台向来都是无数艺人渴望的平台, 早年间所有关于"一夜爆红"的神话皆出自于此。
语言类表演更是最吸引观众目光的,凡是登台的演员都能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会发现春晚小品的质量一年不如一年。为了迎合年轻观众的喜好,央视也会在春晚小品中安排一些当红的艺人。
但缺乏喜剧天赋的他们却并没有让观众哈哈大笑,换来的只是一脸无奈。
就连贾玲这位天生的喜剧演员也没少在春晚碰壁,她带来的几次小品也受到了不少争议。
如果说观众是厌倦流量明星没有喜剧天赋,那么自备笑点的贾玲为何也没能让大众满意呢?
真正让观众喜闻乐见的小品并不在于演员,剧本才是整场表演的灵魂。宋丹丹等老艺术家退出春晚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们不再具备创造包袱的能力,与其如此不如早些退出。
贾玲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连登了春晚5年的她也退出了这个平台。
贾玲的退出其实也是有情可原的,“国师”张艺谋就从预言到这一结局。
张艺谋不愧是站在时代前沿的艺术家,他对于艺术的把控都十分精准。
张艺谋曾在一次采访中直言女演员的不易,尤其是喜剧女演员。
因为许多女演员在创作喜剧作品时往往以自嘲的方式来达到效果,但现如今女性主义崛起,女性的价值也被慢慢重视,你又怎么能够自毁形象呢?
因此,喜剧女演员的路就更加窄了。
“胖女孩”这个标签自出道以来就一直伴随着贾玲,这也逐渐成为了她的个人特色。虽然这样不具备攻击性的长相和身材非常有观众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其发展。
张艺谋的这番话也揭示了娱乐圈的现状,娱乐生态是快速迭代的,唯有不断突破才能够延长自己的演艺寿命。
从前在大导电影中担任女主的演员都很少愿意“下凡”来出演电视剧,这样的行为也一度被看作是自降身价。
但张艺谋却告诉刘浩存,遇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时可以接拍,因为现在的环境不一样了,人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
张艺谋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这与他开阔的思想之间有着极大的关联。
而《你好,李焕英》这部作品的诞生更是加剧了贾玲转型的脚步,让她开始探索全新的身份和领域。这部电影的爆红是在贾玲意料之外的,她也没有想到超54亿票房的成绩拿下中国影史第三名,让她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
贾玲拍摄的初衷是希望用这部作品来纪念她逝去的母亲,从而完成一次与母亲的“对话”。
电影中的温情画面让无数观众都为之动容,尤其是在观看到贾玲饰演的角色得知母亲也是穿越而来之时,母爱的力量得到了升华。
这部笑中带泪的作品自上映以来就收获了良好的口碑,票房也是节节攀升。初次执导电影的贾玲能够有如此成绩属实是难能可贵,这也为她探索出了未来的方向。
人生其实就是一条未知的道路,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在每个阶段要面临的选择。
正如初出茅庐的贾玲也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喜剧演员,天赋使然,她也就在这条路上策马狂奔。
学相声专业毕业的她误打误撞成为了一名喜剧演员,并且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贾玲在观众印象中依然和十几年前并无差别,那白白胖胖的形象更是博得了无数观众的好感,与生俱来的喜剧天赋也让她在娱乐圈有了一席之地。
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也只有她自己知道,所以工作重心的转移也是她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的。
贾玲在那之后就很少像往常一样出现在综艺节目中,而且也开始管理自己的身材。
《热恋滚烫》这部电影也是在贾玲减肥期间拍摄的,为了饰演好这个角色,她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
虽然在娱乐圈中女明星瘦身并不是一件难事,但要想成功减重一百斤也是难如登天。这部电影在拍摄期间有无数人都在好奇贾玲的成果,但她始终保持神秘。
好不容易看到了电影的上映,影片中的贾玲减肥效果非常明显。无数观众在观看电影时都感到震撼,原来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虽然贾玲对于这部电影的用心显而易见,可《热辣滚烫》口碑却远远不及她的前一部作品。这与前期的营销也有一定的关系,过度营销自己的减肥过程让一些观众感到反感。而后续剧情的差强人意更是让一部分影迷大失所望。
虽然这部电影也收获了颇高的票房,可口碑的崩塌还是让贾玲受到了争议。
虽然不少观众都对贾玲的创作能力提出了质疑,但非科班出身的她交出的答卷至少是合格的。影视行业很少有常青树,未来的一切都未可知。贾玲选择创作作品并非是自己头脑一热,而是她心里早就有这个计划了。
贾玲的终极梦想就是拍摄一部像《武林外传》那样有口皆碑的情景喜剧。她想通过喜剧还贴近观众的生活,从而表达出更多的想法。
贾玲对于这个梦想已经付诸了实践,她目前正在寻找一些知名度较高,演技较好的演员。对于观众质疑的业务能力方面,贾玲也表示自己正在努力提高编剧和导演的水平。
《你好,李焕英》是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艺术的道路没有终点,不可能每一次答卷都能交的如此完美,只要每次都在进步,就一定会抵达属于自己的高度。
贾玲在春晚上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她在走下坡路,而是以一种新的身份来实现自己的抱负,艺术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延续其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