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今汽车产业之于重庆的地位,重庆官方是如此评价的:“毋庸置疑,汽车是拉动重庆经济快跑的‘火车头’,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则是重庆汽车产业的‘火车头’。”
在2025央视蛇年春晚中,重庆作为分会场首次亮相。780辆“重庆造”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问界通过特殊编程处理,智慧车灯有节奏地随着音乐闪烁,组成舞台灯阵,闪耀整个舞台。展示出重庆打造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的强劲实力,和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结出的硕果。
而提及现在的重庆汽车产业,赛力斯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作为春晚重庆分会场演出地之一,赛力斯超级工厂惊艳亮相。一辆崭新的问界M9从赛力斯超级工厂启航门中驶出,随后汇入由780辆问界M9组成的车阵,共同点亮这场科技艺术的视觉盛宴。伴随着音乐节奏,问界M9化身“舞者”,以闪耀的车灯编织出一幅幅变化万千、气势恢宏的光影画卷,与舞台灯光、艺术体操表演完美交融。
作为“汽车产业大脑”生态下的全球标杆级智慧工厂——赛力斯超级工厂此刻化身为舞台,与问界M9恢宏车阵所呈现出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智造”“新重庆”“日新月异”字样,共同传递出中国汽车工业的新时代精神,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中国智造日新月异、新质生产力澎湃向前。
创新破难局 重庆自主汽车品牌的新生
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重庆依托完备的汽车产业链基础,正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这轮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中,赛力斯汽车的战略转型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作为重庆智能制造标杆项目,集成1600余台智能化终端设备,构建了全流程数字化生产体系。通过高精度机械臂协同作业和智能化管理系统,该工厂实现了生产效率和品控水平的双重提升。作为本土培育的汽车制造企业,赛力斯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带动作用,为区域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始于2021年与华为的战略合作。通过整合华为在智能驾驶、电驱系统和数字座舱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赛力斯相继推出问界、蓝电等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完成了从传统代步车制造商向智能电动汽车企业的转型。在技术研发层面,双方联合攻关取得电池管理系统优化、智能网联技术应用等多项创新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专业化技术培训体系,提升智能制造人才储备。
这种产业协同效应已延伸至整个重庆汽车产业集群。目前,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品牌与华为展开深度技术合作,长城、奇瑞等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理想汽车等新势力企业陆续布局西南生产基地。数据显示,2024年1-6月,重庆汽车产量达121.4万辆,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量39.1万辆,同比增长1.5倍,增速领跑全国。
作为西部唯一具备完整汽车产业链的城市,重庆正通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行动计划"强化产业优势。在2025年2月6日召开的重庆市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政府明确提出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战略目标,力争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万辆。
为实现这一目标,重庆规划建设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重点培育10家以上头部企业,推动关键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提升至80%以上。在政策引导和技术赋能双重驱动下,重庆汽车产业已形成传统车企转型、科技企业跨界、新势力布局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这种产业变革不仅重塑了本地汽车制造体系,更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网络。随着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创新中心等平台投入运营,重庆在智能驾驶算法、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突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通过跨界合作走向深度融合
赛力斯让重庆汽车产业重回巅峰
从一根弹簧到汽车减震器等零部件,再到外形更大的汽车整车,在赛力斯“超级工厂”展厅墙壁上,公司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连起来,像是一条清晰的成长足迹线。
从1986年起家,赛力斯经历了三次更名、三次转型、三次创业。在赛力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兴海看来,每一次创业都是顺势而为,遵循着突破、进一步突破的准则。
赛力斯最早的前身是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当时国内汽车产业的零部件技术大多受制于外国企业。为了推动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创新,最终成功研发出汽车弹簧的核心技术,打破了国际上的垄断局面。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有所突破后,2003年,张兴海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在没有整车造车经验的情况下,张兴海选择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并将目标锁定为微型车市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东风小康在微型车的市场份额稳居市场前三。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兴起,张兴海认为,不该一味执着于燃油车领域。于是,自2016年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向新能源转型,并在2022年公司正式更名赛力斯。
2019年,赛力斯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接触后,双方于2021年正式达成合作关系,并陆续推出了多款车型。在2021年底,问界品牌的推出标志着赛力斯的发展迎来转折点。随着问界M7、问界M9等车型的热卖,从2024年第一季度起,赛力斯结束了之前的亏损局面,正式步入盈利周期。
2025年1月2日,赛力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兴海向全体员工发布了一封题为《一个目标干到底》的内部信。张兴海指出,2024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赛力斯全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同比增长1.8倍,超额完成计划。
“一个目标干到底,一年更比一年强。”在张兴海看来,公司八年的持久战,打的是从传统汽车向智能电动汽车转型升级的突围战,2024年算是取得了突围战的阶段性胜利,但这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前方荆棘满路,道路坎坷,全是难打的硬仗。要超越自我,不进则退。
赛力斯与华为联合设计的问界始终秉承“智慧重塑豪华”的品牌宣言,以“传统豪华+科技豪华”的新豪华理念为引领,为用户带来持续领先的智慧出行体验。问界M9连续9个月稳居中国市场50万元以上车型月度销量榜首,打破国外品牌在中国豪车市场的垄断,也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高端化道路上迈出坚实而重要的一步。
2024年上半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9.1万辆,同比增长1.5倍,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9.7%,成为重庆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规模以上工业总增加值仅为8.6%,汽车产业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
2024年上半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200,949辆,同比增长348.55%,增长了15万5千辆,而重庆全市所有其余公司加起来在上半年一共增加了23.5万辆。也就是赛力斯一家公司占据了全市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量的63%!
在经济数据方面,赛力斯的股价与市值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12月30日,赛力斯市值已达2000余亿元,在国内仅次于比亚迪、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
与此同时,赛力斯的销量增长对重庆GDP的贡献也十分巨大,赛力斯的单车终端售价在30万以上,重庆其余车企的平均售价均为10万左右,远高于重庆其余车企的平均售价。2024年上半年,赛力斯对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贡献占到85%!2024年全年,赛力斯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营业收入约1450亿,相比上年增加了1100亿,销量增长超过1100亿元,占重庆GDP增量的比重超55%,赛力斯以其飞速地增长成为拉动重庆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引擎,拉动重庆经济增长。
不同于长安稳住重庆汽车工业产值的任务,赛力斯集团凭借其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持续创新与深耕细作,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飞速发展,赛力斯正成为拉动重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真金白银"硬核支持
重庆推动产业稳增长促转型提能级
不同于传统燃油车,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来说,整车和零部件制造是“身体”,而软件和人工智能则是其“灵魂”,没有“灵魂”的汽车,不能称之智能网联汽车。赛力斯的成功,一方面固然有与华为深度合作的因素,但另一方面,重庆近年来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也为华为与赛力斯的融合提供了充足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支持。
近年来,重庆以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引领,加快推动汽车产业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其中,《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2022—2025年)》旨在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应用场景开放和落地两端用力,加快推动形成中心城区全域发展、中小软件企业“满天星”发展态势。
2024年为进一步深入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发布2024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知名软件企业;积极推动头部企业发挥“链主”作用,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推动优质中小企业融入大型企业的生态体系;重点建设软件人才“超级工厂”,加快构建产教融合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第四批关键软件“揭榜挂帅”项目,力争突破、转化一批优秀关键软件产品;以“数字重庆”建设、国企“智改数转”为契机,从政务服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场景入手,定期组织专题对接活动,引导本市软件企业融入数字化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打造品牌产业集群;构建良性产业生态。
2025年1月23日,重庆市公布35条推动制造业稳增长促转型提能级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将从“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企业智改数转绿色化提升、推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多方面予以“真金白银”支持。
在延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良好发展态势方面,重庆主要有三大举措:一是促进整零协同,发挥整车企业引领作用,带动新能源汽车大小三电技术提升和产业集聚,围绕整车企业供应链需求和发展规划,“以整车找总成,以总成找部件”。二是深化融合发展,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深度融合,制定实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有力推进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汽车电子等融合配套。三是优化产业生态,加快充换电、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便捷超充之城”“车辆、道路基础设施、云端数据处理平台”一体化建设标杆城市和自动驾驶生态高地。
随着龙头车企“向新力”的持续释放,目前“重庆造”20万元以上的主流新能源车型占比已达48.3%,汽车产业高端化发展趋势凸显。
2025年重庆市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相关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罗莉表示,今年,协同推进提升3大主导产业、3大支柱产业、6大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不断提升问界、阿维塔、深蓝、启源等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占率,引育并举进一步完善零部件产业生态。迭代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积极培育“北斗星”“启明星”和超大型软件企业。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布局未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