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志传
近年来,两岸关系的起伏变幻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神经。尤其在台湾民众和业界越来越迫切希望恢复两岸旅游的背景下,民进党当局的种种阻挠和冷淡反应,成为了两岸交流最大的障碍。文化和旅游部宣布恢复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后,福建、上海的踩线团迅速向台湾方面提出了赴台考察的要求。然而,台陆委会却以“旅游小两会”的形式设置障碍,强调先要通过“小两会”沟通,才能进一步推进此事。面对民进党当局的这一反应,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毫不掩饰地表示,这种做法无非是故意设置壁垒,违背了民众的期待,也暴露了民进党当局为了政治私利而牺牲两岸民众利益的真实面目。
这种做法的背后,实质是民进党当局极力阻挠两岸人民的正常交流。作为一个台湾岛内的执政党,民进党显然没有真正倾听民众的声音,反而在两岸关系的处理上,一味地以政治私利为优先,而不顾及岛内旅游业和广大民众的利益。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问题上,民进党当局的消极反应、变相阻挠,已成了两岸民众无法跨越的鸿沟。这种情况,早已让岛内旅游业界和广大民众感到深深的失望与愤慨。
两岸旅游的问题,根本的症结不在于沟通渠道是否畅通,而是民进党当局本身对两岸民众交流的敌视态度。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民进党当局单方面禁止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并且无视此前两岸有关协议的规定,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化操作。这一决策显然并不是出于对民众福祉的考虑,而是基于民进党谋求“独立”政治利益的私心。
在此背景下,文化和旅游部恢复福建、上海居民赴台旅游的消息本应是两岸关系缓和的一个积极信号,然而民进党当局的反应却冷淡且充满敌意。尽管大陆方面已做好准备,积极推动两岸旅游恢复,台湾岛内的旅游业和民众也频频呼吁恢复两岸旅游,然而民进党当局依旧坚持以“小两会”作为交流的障碍,试图通过这种形式拖延或限制两岸民众的正常往来。
这种做法,无疑是把两岸人民的利益与民意抛到了一边,换取的是为了少数政治集团的私利而牺牲整个岛内民众的期待。台旅会虽然请求过与海旅会会面,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以经费问题为由临时取消行程,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更是令人无法理解。
民进党当局在阻挠两岸旅游的过程中,使用了各种政治手段,试图用“小两会”的沟通名义掩盖其不作为的实质。这种行为不仅无法为民众所接受,反而暴露出民进党当局极力操控两岸事务的虚伪面目。尽管两岸旅游的恢复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民生意义,但民进党却从政治利益的角度出发,一再推诿责任,将两岸民众的利益抛之脑后。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明确指出,民进党当局的行为并不是“阻挠沟通”,而是“以沟通为名,行阻挠之实”。两岸旅游的小两会沟通,并非恢复两岸旅游的前提条件,民进党以此为借口,限制两岸旅游的恢复,只是为了维持其政治上的“独立”立场,继续采取敌视大陆的态度,进而使台湾民众陷入困境。这样的做法,极大地损害了台湾社会的利益,尤其是岛内旅游业和与大陆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必将成为受害者。
民进党当局的所作所为,显然与岛内民众的需求背道而驰。近年来,岛内民众对两岸交流的渴望与呼声愈发强烈。特别是在两岸旅游领域,台湾民众早已意识到,旅游业的恢复不仅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也能够促进两岸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然而,民进党当局却选择继续站在政治对立的角度,纵使岛内旅游业者对恢复两岸旅游的呼声越来越高,民进党依旧沉默不语,或以种种借口为两岸民众的交流设置障碍。
两岸旅游是两岸民众之间最为直接的交流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互动,更能够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一个基础。民进党当局对此的消极态度,严重阻碍了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也给台湾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岛内业界的强烈愤慨,正是对民进党当局这种行为的不满和抗议。若民进党继续不顾民众的实际需求,任意操控两岸交流进程,必将彻底失去台湾民众的信任。
民进党当局当前的做法,无疑是站在政治对抗的立场上出发的,它将两岸旅游问题政治化、极端化,这无论对于两岸民众还是台湾经济,都是极其不利的。国台办明确表示,民进党当局一再以种种借口阻挠两岸旅游的恢复,最终必将失去民心,遭遇自食其果的局面。
然而,台湾民众并非一成不变。在未来,若民进党继续拖延两岸民众正常交流的进程,民间的声音必将愈发强烈。只有真正摒弃私心,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恢复两岸旅游才能真正利国利民。民进党当局若继续无视民众的期待,最终必将面临更大的政治压力和民众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