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春晚最亮眼的节目非小品莫属,几乎每一届春晚都出一个经典的小品,这些作品给大家带来很多欢乐,都印在小时候的记忆了,而我对以下3个小品的印象最为深刻。
1、2001年的《卖拐》。
赵本山和范伟的黄金搭档堪称一绝,在这个作品中,大忽悠赵本山盯上了老实人范伟,想忽悠他买副拐杖。
赵本山为了忽悠范伟买他的拐杖使用了各种计谋,其中的一瘸一拐的扮相,让人看了都捧腹大笑。
其中更诞生了不少金句,比如“忽悠,接着忽悠! ” “ 要啥自行车啊? ” “ 缘分啊! ”,这些词在现在都仍然是流行词,可见这个作品实在经典。
2、1996年的《机器人趣话》
这部作品由蔡明和郭达主演,讲述了一位男士购买机器人女友后发生的趣事。蔡明扮演的机器人时而温柔时而暴躁,展现了机器人与人类互动的幽默与矛盾。
这个小品作品也给我印象深刻,因为蔡明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机器人,在那个年代,就有这么超前的创意,实属难得。
作品通过夸张的表演和诙谐的对话,反映了科技进步对人际关系的潜在影响,既轻松搞笑又发人深省,成为春晚经典小品之一。
3、1990年的《相亲》
这次赵本山是和黄晓娟合作,演两个寡居老人,给儿女相亲,没想到对方是老相好,给儿女相亲变成了自己相亲,里卖的各种搞笑桥段让人看完笑到不停。
赵本山在里面的演绎无可挑剔,从形象到台词都很到位,将一个土里土气的底层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部作品也有很高的教育意义,那就是年轻人积极追求爱情,老年人为什么不可以?
不得不说,以前春晚的小品是真强,别说放以前,就是放现在也是能吊打近十年春晚的作品。
当然,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大家如果有更中意的作品也欢迎留言探讨。
希望以后的春晚能向这些经典看齐,创造出真正接地气真正能带来欢乐的小品作品吧!